但对于只有5岁的小若琳来说,日常训练是非常辛苦的,她每天都要早起晨练,练到汗流浃背。刚接触跳水,她有一次腿磕到滑板上,整块皮都刮没了,但也没有退缩。外婆记得,有一次在训练场看到她跟其他小朋友做平板支撑,只有陈若琳保持挺拔的姿势一动不动,特别能吃苦。
因为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并不出色,陈若琳每天坚持跑步5000米,训练都是第一个到,以超强的毅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日复一日的训练让陈若琳满身是伤,7岁时,她手肘脱臼打上石膏,但为了不错过比赛,她忍痛拿下石膏,教练不得不用行李箱将她的手臂压直,才让她完成跳水动作,并凭借出色的发挥被选进江苏省少儿体校。
成为省队运动员以后,陈若琳展现了自己的跳水实力,在国内比赛频频拿到金牌,14岁那年,她引起了教练周继红的注意,被选入国家跳水队,成为当时国家队最年轻的队员。
从那以后,陈若琳在跳水领域"开挂",2006年,16岁的陈若琳替补出战跳水世界杯,获得女子双人10台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她大放异彩的时刻,那年的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陈若琳在最后一跳实现逆转,战胜加拿大名将赫曼斯,拿到了跳水队久违的10米跳台单人金牌,并与搭档王鑫摘得10米跳台双人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