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国找上印度:霹雳15的秘密藏不住了?

2025-05-24 11:00  头条

近日,一则消息在国际军事领域掀起波澜:印度宣称在近期冲突中获取了中国霹雳-15导弹残骸,此消息一出,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七个国家迅速上门,急切索要残骸展开研究,妄图借此揭开中国导弹技术的神秘面纱。然而,军事专家及相关分析普遍认为,他们想要借此让中国导弹技术泄密,几乎是天方夜谭。

霹雳-15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其配备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可达200公里,具备"全程动能杀伤"能力,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和双向数据链,使其抗干扰能力强,还拥有"发射后锁定"功能,在超视距空战中优势显著 。也正因如此,它成为了众多国家眼中的"香饽饽",此次印度传出获得残骸,便引发多国争抢。

但这些国家的如意算盘恐怕要落空。从残骸本身来看,巴基斯坦所使用的霹雳-15E是出口型,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防止技术外泄问题,配备自毁装置。一旦未命中目标或者燃料耗尽,关键部件如导引头、战斗部等会自动炸毁 。印度宣称获得的残骸,大概率只剩下价值不高的外壳和燃料罐等,核心技术部件早已在自毁程序中化为碎片,研究价值大打折扣。从印度公开的照片来看,所谓的残骸仅剩下推进段外壳,而推进段主要功能是提供燃料,基本没有核心技术 。

从技术逆向还原角度分析,现代空空导弹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在于硬件,更在于软件算法,如抗干扰逻辑、导弹规划设计以及基础材料工艺等 。这些关键技术难以通过残骸逆向研究出来。以印度为例,其技术实力有限,在精密制造和材料科学领域与中国差距巨大,即便拿到残骸,也难以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技术成果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能成功仿制美国空空导弹,是因为获得了完整的响尾蛇导弹,而非残骸,如今这些国家面对的只是破碎的霹雳-15残骸,想要实现技术突破更是难上加难 。

中国军事工业一直遵循"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发展规律 。当霹雳-15E进入国际市场时,国内更先进的空空导弹技术已在紧锣密鼓研发中。传说中的霹雳-17导弹射程可能突破400公里,并采用更先进的冲压发动机技术。西方国家若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对霹雳-15残骸的研究上,不仅难以窥探到中国导弹技术核心,还可能忽视中国下一代武器的巨大飞跃,陷入"技术追赶"的陷阱 。

中国在出口武器时,也对技术进行了差异化处理。霹雳-15E相比解放军自用型号,在射程、抗干扰能力和数据链带宽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降级 。即便其他国家对残骸展开研究,也只能了解到"简化版"技术,无法触及核心机密 。

此次七国索要霹雳-15残骸事件,更多是国际军事博弈中的一个插曲。中国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完善的保密机制和前瞻性的研发战略,足以应对外界对自身军事技术的窥探。在未来,中国军事工业将继续秉持自主创新理念,稳步提升技术水平,捍卫国家军事安全与技术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