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是以色列本届政府的既定计划。伊朗一直是以色列的'七条战线'之一。但在此时动手,以色列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破坏正在进行的核谈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说,以色列基本认定当前与伊朗有关铀浓缩活动的分歧是难以弥合的,因此任何潜在协议都无法达到以色列的期待。
以军在13日的声明中表示,近几个月来,越来越多的情报显示,伊朗致力于生产数千公斤浓缩铀,以获得军用级别的浓缩铀,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核武器。尤其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伊朗在研制核弹适配武器部件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说,军事行动是以色列的施压手段,因为新一轮核谈判将在15日进行,美国是默许的。袭击结束后,以色列第一时间发布通告,让民众做好准备迎接伊朗可能的反击,美国也公开宣布没有参与袭击。现在来看,以色列和美国都不想再进行新一轮攻击,可能会点到则止。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称为"屠杀",并警告伊朗,下一波打击蓄势待发,并且将更残酷。他强调,伊朗必须在被彻底摧毁前达成协议。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生前照片。 新华社发
将领身亡影响几何
2020年1月3日,美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动袭击,刺死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作为具有传奇色彩的伊朗军方高层,苏莱曼尼遇刺的消息震动全球。此后的每年1月3日,伊朗都举行全国性活动,纪念苏莱曼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