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五怎么才算完整迎财神?仪式和流程全在这儿!

2025-02-02 11:30  头条

迎财神作为中国传统民俗中一项重要活动,承载着民众对财富的祈愿,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多样的仪式流程。

迎财神的时间,颇有讲究。大多在大年初五进行,尤其是零点零分,新旧日期交替之际,被视为最早迎接财神、抢占先机的关键时刻。部分地区依据黄历或命理学,会选择在早上5点到7点间的吉时迎财神,此时阳气上升,契合迎神的氛围。

在迎财神前,供品准备是关键环节。水果常选寓意吉祥的品种,像苹果,取其平安之意;橘子,象征吉利;香蕉,代表招财。一般准备三或五种,每种数量为单数。糕点方面,年糕较为常见,寓意年年高,也可准备枣糕等传统点心。肉类需备齐鸡、鱼、猪肉这三牲,鸡要完整,鱼多用鲤鱼或鲫鱼,蕴含"年年有余"的美意,猪肉则要带皮。此外,还需准备白酒或黄酒,配上三个酒杯,以及香、蜡烛,香以三根为宜,蜡烛多为红色。

供桌布置也有一定之规。将水果、糕点放置前排,肉类置于中间,酒杯摆于右侧,香炉置于供桌中央。若是家中供奉财神像,便将其摆放在供桌正上方显眼处;若没有,张贴财神画像亦可。参与仪式的人,首先要净手,以示对财神的敬重。随后点燃蜡烛,用蜡烛火焰点燃香,双手持香于胸前,合十向财神像鞠躬三次,表达敬意与欢迎之情。

供奉祭拜时,把香插入香炉,众人依次在垫子上跪拜,通常行三跪九叩大礼。跪拜时,心中默默向财神祈求,如财源广进、生意兴隆、家庭富裕等心愿。接着进行敬酒环节,把酒洒在地上或倒入酒杯中,重复三次,以此向财神敬献。祭拜结束后,到室外空旷处燃放鞭炮,鞭炮声越响亮、持续时间越长,越能表达对财神的欢迎,寓意驱赶穷气。放完鞭炮,再次回到供桌前,向财神像鞠躬致谢,感谢财神的光临与庇佑,之后可将供品收起,有些地方还会把部分供品分给家人食用,寓意分享财神的福泽。

迎财神时,供奉的财神像或画像种类繁多。文财神中,比干是商朝忠臣,被纣王挖心后,因其无心而不偏不倚,被视为掌管公平财富的财神。其形象多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面色白皙,身着蟒袍,手持玉如意或元宝。范蠡则是春秋时期越国名臣,助越王勾践复国后弃官从商,三聚三散家财,被尊为文财神。他常被塑造成身着华丽长袍,头戴儒冠,面容和蔼,手持算盘或账本,身旁或许还有聚宝盆或金银财宝。

武财神里,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其形象通常是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持钢鞭,身跨黑虎,面目威严,周围常伴有招财进宝、纳珍利市等童子,寓意能驱邪招财。关羽即关圣帝君,以忠义和勇猛闻名,作为武财神,他身着绿袍,头戴纶巾,手持青龙偃月刀,身旁有周仓、关平相伴,象征守护财富与辟邪镇宅。

还有五路财神,包括东路招宝天尊萧升、西路纳珍天尊曹宝、南路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利市仙官姚少司和中路武财神赵公明。画像中的五路财神形态各异,但都身着华丽服饰,手持各种象征财富的宝物,寓意东西南北中五路皆可招财。刘海蟾是五代时期道士,被道教奉为财神,其形象一般为蓬头跣足,手持串钱的绳索,戏耍着三足金蟾,金蟾被视作招财瑞兽,能吐钱致富。

迎财神还有诸多禁忌。这一天,家中成员要和睦相处,绝对禁止争吵、打骂,以免冲煞财神,影响运势。刀具、剪刀等尖锐物品被视为不吉利,可能会"剪断"财路,应避免使用。向外泼水倒垃圾也属忌讳,传统观念认为这会把财气泼出去、倒掉,若需清理,可暂时存放,待过了这一天再处理。此外,人们通常要早起,不能睡懒觉,否则被认为是对财神的不尊重,可能会错过财神进门的机会。

迎财神这一民俗活动,历经岁月传承,凝聚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一系列仪式与讲究,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民众生活中代代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