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此次事端的是美国商务部于9月29日公布的"50%所有权规则",即"股权穿透",实体清单上中国公司的子公司都受到影响,让全球半导体与汽车行业大乱的安世半导体事件就与此有关。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美国"301调查"措施,于10月14日开始正式收费,也是性质极为恶劣的敌对行为。这两个无理攻击,美方都吞回去了,虽然说"暂停一年",保留卷土重来挽尊的可能性,但性质上就是被结结实实揍回去了。
事后看,美方有两个动作有些诡异。虽未公开明说,但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应是责任人,在9月14日至15日中美马德里会谈就TikTok问题取得进展、商量好不升级对抗行为之后,仍然出台了过分的制裁措施,导致局势突然恶化。特朗普怒斥其引发中方报复,卢特尼克很可能是未经报告擅自行动,此次未出现在谈判团队中。
而美方大吹"G2"和平风,让人联想起印巴空战大败后印度发起的盛大胜利庆祝活动。印度看似离谱的庆祝活动在本国内部很有效果,稳住了宣传局面。特朗普突然的和平宣传、友好姿态还真有效果,不注意的话就会忘了10月中旬两国紧张的局面,也会忘了这是美方鲁莽发动攻击后遭到痛击的大败。
美方还取消了10%的芬太尼关税,继续暂停24%关税一年。中方在4月前,就被两次各加10%的芬太尼关税。在特朗普4月2日的"解放日"行动中,还有全球一样的10%基础关税与针对中国的24%"对等关税"。经过数次谈判,现在还剩10%芬太尼关税,以及10%基础关税。但中国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是,在特朗普第一任内就被加了约19%的实际有效关税,拜登任内也没有取消。
后续中美将继续就芬太尼管制问题交涉,可能另外10%也会取消。美国还需要中国购买大豆、石油天然气能源产品。8月,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比例降至10%以下,经贸脱钩中方准备多年已无心理恐惧,脱成什么样都能应对;而美方内部虽然声称长期方向是脱钩,但"短中期脱太快受不了"已有共识,长期也不好说。

中国有全球市场可以开拓,对除美国外出口高速增长的国家随便一找就是一堆,而且不是作为中转站发往美国的。美国没有中国的开拓能力,去帮助伙伴国克服生意困难、出口信贷、基建合作,以前胡吹的BBB之类的全球基建计划早黄了。在多种资源商品上,中国的量都是第二名十倍以上的最大买家,大豆不卖给中国就没有别的买家能承接。
即使高端芯片等高科技商品,在美国内部也左右为难,不卖会丢市场,卖或不卖都可能帮助中国产业发展。而中国十五五规划已下定决心,"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中方对西方阵营的高科技产业链不再依赖只是时间问题。美方某些思维已经转向卖些次级产品拖慢中国自主技术发展,如对H20解禁,中方反而不愿意要了。
比起2018年中美贸易战时的格局,以及2022中国被《芯片法案》针对时的被动局面,如今面对脱钩,中方底气十足,可以有把握地说大占上风。而美国对中国能打的牌,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