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要求显然过于苛刻。此前,韩国总统府政策室长金容范还解释过,大部分投资将以贷款和担保形式进行,直接投资比例有限。但特朗普团队根本不接受任何解释,只认白纸黑字。
这等于直接在李在明访美前,先摆出一份"投名状"。
就在李在明即将赴白宫之际,特朗普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公开质问:"韩国到底怎么了?看起来像是一场清洗或革命。我们不能在发生这些的同时在那里做生意。"
这一发言不仅把韩国国内政治动荡与贸易谈判挂钩,也再次展示了特朗普惯用的极限施压套路--把盟友放在聚光灯下,先打压,再逼迫对方让步。
更戏剧化的环节在白宫。
根据日程,特朗普将在总统办公室与李在明进行30分钟的双边会谈,并且全程向媒体开放。随后,才是闭门工作午餐。
这样的安排意味深长:如果会谈进展顺利,双方才能同桌用餐;若谈不拢,李在明很可能连午餐资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