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闹大了,对于安理会的软弱无能,中方代表不再隐忍,现场公开问罪美国,中方代表具体都说了什么?美国在这场巴以冲突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11月18号,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中东问题高级别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在进行发言时不再隐忍,现场公开问罪美国。傅聪大使首先明确指出,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安理会未能有效履行自身职责,未能响应国际社会的期待,可以说令人十分失望。说白了,就是安理会软弱无能。那安理会这种软弱无能的表现又是谁造成的呢?对此,傅聪大使也给出了答案,他指出,安理会不如人意的表现,并不是因为一些国家和另一些国家之间存在分歧,而是因为一个常任理事国站到了国际社会的对立面。这个常任理事国是谁?不用多猜,想想也知道,就是美国。傅聪大使直言,如果不是美国一再行使否决,或声称安理会决议没有约束力,安理会本不会如此软弱无能;如果不是美国源源不断输送武器,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如此之长,造成的破坏也不会如此之大。
其实,安理会早已通过决议要求立即停火,但是停火至今未能实现,战事反而愈演愈烈。此外,安理会曾一致要求保护平民,一再要求扩大人道援助,但现实看到的却是国际人道法形同虚设,数万巴勒斯坦平民在集体惩罚中被剥夺生命,以色列则一再切断人道物资,袭击人道救援人员。到底是谁在刻意阻止这一切?又是谁给了以色列草菅人命的底气?又是谁在暗中推波助澜,让这场巴以冲突迟迟等不到和平的曙光,让战火不断蔓延?国际社会都看得十分清楚,就是美国。
美国在这场冲突扮演的就是拱火浇油、助纣为虐的角色。如果不是美国不断地向以色列提供各种武器援助,以色列没有如此底气来面对中东至少7股武装力量的进攻;如果不是美国在安理会这样的国际平台为以色列"打掩护",把停火问题同其他问题挂钩,甚至反过来为停火设置前提条件,引导西方舆论导向,以色列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一再切断人道物资,并袭击人道救援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