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罕见炮轰普京,一怒之下,白送乌克兰F16

2025-05-04 20:00  头条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梵蒂冈参加教皇方济各葬礼期间,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15分钟的短暂会晤。这场4月26日的会面,被乌方称为"历史性"且"具有象征意义",却让特朗普在全球面前暴露了其对俄乌局势的误判和无力掌控的窘境。会后,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上罕见炮轰俄罗斯总统普京,指责其"并不想停战,只是在敷衍我",引发国际舆论哗然。

三个月前,特朗普信誓旦旦宣称能"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然而,俄乌和平谈判至今毫无进展,俄罗斯本周对乌克兰军事和工业目标的持续打击,更让特朗普的豪言沦为笑柄。尤其是在美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跟普京会谈后,特朗普曾乐观表示双方"非常接近达成协议"。如今,他却公开承认被普京"忽悠",这不仅暴露其外交政策的轻率,也让美国在国际舞台上颜面尽失。

会晤中,乌克兰总统重申乌方已准备好实现无条件停火,并呼吁美欧国家共同推动和平进程。乌克兰外长瑟比加在X平台上发布会面照片,称两位领导人"为和平而努力"。相比之下,特朗普却在社交媒体上继续攻击前任奥巴马和拜登,抱怨自己"收拾烂摊子",并提议通过"银行制裁"或"二级制裁"应对俄罗斯,语气中透露出焦躁与无奈。

当天,泽连斯基还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领导人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分别会晤,讨论停火及安全保障机制。他强调,只有通过空中、海上和地面的全面停火,并建立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才能实现持久和平。马克龙随后发文支持乌克兰的无条件停火倡议,凸显欧洲在和平进程中的积极角色。

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态度暧昧。普京25日与威特科夫会谈时表示,俄方愿在无先决条件下与乌克兰谈判,但俄罗斯军方随后对乌克兰的远程打击却未停止。俄外长拉夫罗夫辩称,俄军仅针对军事目标,而普京21日也曾表态支持和平倡议。然而,俄方的行动与言辞明显不一,特朗普的愤怒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特朗普近日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竟称自己"一天结束俄乌冲突"的承诺只是"开玩笑"和"夸张的比喻"。然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揭露,特朗普至少53次以严肃语气重复这一承诺,绝非玩笑。这番自打脸的言论,进一步削弱了其外交信誉。

路透社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正面临俄乌双方的压力。上周,白宫威胁若和平进程没进展,将放弃调解努力。如今,特朗普的公开抱怨和对普京的指责,暴露了其外交策略的混乱。国际社会不禁质疑,这位自诩"交易大师"的总统,是否真有能力收拾他口中的"烂摊子"?

据《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之前,美国向乌克兰提供F-16战斗机,都是借助第三国,试图通过欧盟拥有北约国家战机的模式,把剩余的战机向乌克兰提供,换取美国F-35战斗机在这些国家的销售以及占有的份额。然而,最近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似乎在发生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矿产协议签署之后,美国从本土"飞机坟场"开始把F-16战机向乌克兰起运。这一变化背后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如果能够尽快修复这些战机并形成作战能力,对于加强乌克兰的F-16战机机队将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其空战能力。如果美国通过维护和更新,这些战机的作战能力甚至可能比之前的型号还要高。因此,提高规模、扩大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式。

这些退役的F-16战机可以作为零件备用机。目前,欧洲国家向乌克兰提供的F-16战机大多机龄较长、机体较为陈旧,各种零配件严重缺乏。如果在飞行或空战中飞机发生故障或零件短缺,将无法进行维护和补给。因此,美国大量向乌克兰提供退役的F-16战机,其零件库的作用非常明确。

总之,这次美国F-16战机从第三方转为从美国本土起运,说明美国对俄乌冲突的态度也在发生大的变化。对乌克兰的援助也在出现新的调整。特别是矿产协议签署之后,美国援助力度在增加。特朗普批准了第一笔向乌克兰的援助。

下一步,随着矿产协议对乌克兰有利条款的进一步实施,俄乌冲突可能仍在持续。特别是近日乌方向美国索要"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之前要求19个营,现在降为10个营。我想,矿产协议签署之后,各种防空武器装备,特别是"爱国者"导弹,也会从美国本土以及西方国家向乌克兰起运。

这次F-16战机从欧洲国家起运到从美国输出,说明美国正在以自己的能力向乌克兰提供援助,而不再完全借助欧洲和北约形成所谓的"援助联盟"。矿产协议让美国获得了重大的战略利益。因此,俄乌冲突到底走向如何,我们还要继续观察。美国表面上在调解和撮合,但实际上如果持续向乌克兰提供资金、F-16战斗机和"爱国者"防空导弹,那等于冲突还在持续。美国这种做法,就像"拿着汽油桶去救火",这火只能是越烧越大。

这次美国本土战机向乌克兰的运输,说明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位置和角色正在发生大的变化。美国的"美国优先"政策一点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