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披露杀死哈马斯领导人过程:只能用“惨不忍睹”形容!(3)

2024-10-18 14:26  头条

拜登还表示,他将与内塔尼亚胡通电话,商讨如何带回被扣押人员并结束战争。

然而,国际社会对加沙地带局势的担忧并未因辛瓦尔之死而减轻,就在辛瓦尔被击毙的前一天,也就是10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问题举行了紧急公开会。

多国代表在会上敦促以色列遵守国际人道法,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人道准入限制。

重要的是哈马斯方面对辛瓦尔之死保持了沉默,暂无官方回应。这种反常的沉默引发了诸多猜测,是在为失去重要领导人而悲痛?还是在为下一步行动进行策划?亦或是在质疑以色列方面的说法?这都是无法确定的。

事实上,早在2023年以色列入侵加沙受挫时,以军发言人哈加里就不得不承认,哈马斯并非单纯的政治军事组织,而是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深深扎根于巴勒斯坦人民对以色列的反抗中。

正如辛瓦尔生前所言,巴勒斯坦人曾多次尝试和平抗议,但国际社会的袖手旁观,迫使他们不得不拿起武器自卫。

伊朗驻联合国使团对辛瓦尔之死的评价颇具深意。他们将辛瓦尔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壮举,与当年萨达姆被美军从地洞里拖出时的哀求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对比无疑将进一步激发巴勒斯坦人的反抗意志,使辛瓦尔成为新的精神象征。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辛瓦尔之死可能带来的变数。一些以色列媒体认为,强硬派领导人的离世可能导致哈马斯在对以策略和谈判立场上出现变化,使局势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从整个以色列的战略演变,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已经从全面占领加沙、解救人质的目标,转向了暗杀"抵抗之弧"领袖的策略。

这种"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取得一些成效,但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值得怀疑。

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辛瓦尔之死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它不仅涉及巴以冲突,更牵动着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