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东奥体中心跳水馆将迎来十五运跳水项目的首个比赛日,而备受瞩目的全红婵,却在开赛前一日突然被确认退出女子单人10米跳台项目。根据全运会官网最新信息及广东跳水队领队证实,她仅保留"女子团体双人10米台"和"女子双人10米台"两项赛事,原定与陈芋汐的"巅峰对决"就此搁浅。

最后一刻的赛程调整
此次退赛决定来得突然。早在10月底,多家媒体仍报道全红婵将参与三项角逐,甚至世界泳联曾发布其训练视频,预热她与陈芋汐的同场竞争。然而11月1日,官网名单更新:女子单人10米台项目中,广东队仅蒋林静、谢佩铃在列,全红婵的名字悄然消失。这一变动迅速引发热议,毕竟作为上届全运会该项目的卫冕冠军,她的缺席无疑让期待已久的观众感到遗憾。
退赛背后的三大关键原因
伤病恢复需谨慎:今年5月,全红婵因脚踝旧伤复发和腰部劳损退出全国跳水冠军赛,此后长达183天未参加正式比赛。尽管此次复出,但单人项目需在48小时内完成15跳,高强度赛程可能加重其旧伤。广东队此举被视作对运动员的长期保护。
身体发育期挑战:18岁的全红婵正处于身高体重增长阶段,这对跳水运动员的动作稳定性与水花控制提出更高要求。此前三站世界杯中,她均在单人项目中屈居亚军,可见技术调整压力不小。
战略重心转向:双人项目对个人负荷较轻,更利于她逐步恢复竞技状态。搭档王伟莹出战团体与双人赛,既能保持赛场曝光度,又可规避单人项目的高风险。
赛程与观众影响
全红婵的复出仍值得期待:11月2日她将亮相女子团体双人10米台预赛,11月6日则出战女子双人10米台预赛。然而,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原定11月10日举行,她的退出意味着"全红婵效应"带来的抢票热潮可能降温。此前,她参赛场次的门票曾秒速售罄,甚至促使组委会二次放票。
长远规划胜于短期荣誉
尽管无法卫冕单人项目,但这一决定折射出中国跳水队长远的运动员保护理念。全红婵年仅18岁,职业生涯仍在上升期。若强行挑战高强度赛事,反而可能影响其巴黎奥运周期的备战。正如网友所言:"她过去的成绩已足够耀眼,此刻的健康比金牌更重要。"
全红婵的退赛,虽是十五运会的一大遗憾,却体现了竞技体育中"人与成绩并重"的成熟态度。明日的跳台之上,她将与队友携手开启复出首秀,而那份属于"水花消失术"的传奇,或许正在积蓄下一次迸发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