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一】自宇树人形机器人今年春晚火爆出圈以来,中美两国的科技公司近来越来越频繁地提及人形机器人,这一领域正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随着特斯拉、英伟达等美国科技巨头加大对人形机器人的投资,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在3月28日却发出警告称,他们可能已经面临着输给中国公司的局面。分析师表示,就像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开始超越特斯拉一样,类似的赶超之势可能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再次上演。
人形机器人竞赛,中美引领
人形机器人是外观和动作都像人类的人工智能(AI)机器。CNBC称,目前美国做人形机器人做的最好的是特斯拉的Optimus项目,其首席执行官马斯克3月20日在一次员工会议上宣布,Optimus今年计划生产5000台,到2026年将增加到生产5万台。
3月18日,英伟达在其年度技术峰会GTC上发布了包括全球首个开源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Isaac GR00T N1在内的一系列增强人形机器人开发的技术,为通用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完整的"英伟达方案"。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断言,"通用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世界各地的机器人开发人员将开拓AI时代的下一个前沿"。
黄仁勋在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带着14款人形机器人向观众们挥手致意,其中8款由美国公司制造,而剩下的6款全是中国制造。
香港《南华早报》3月20日称,近期的一些事件凸显出2025年的一个重要趋势--人形机器人大规模生产的竞争愈演愈烈,中美两国将引领这场竞赛。
报道称,尽管人形机器人尚未实现量产,但几家公司似乎即将突破这一障碍。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 AI在3月18日推出了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据称每年可以生产1.2万台人形机器人。同日,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第一台人形机器人样机。
在中国春节联欢晚会完成扭秧歌表演的宇树人形机器人,其G1型号3月19日完成了原地侧空翻,是全球首次完成侧空翻的人形机器人。
宇树人形机器人G1完成了全球首次原地侧空翻。 视频截图
CNBC指出,有迹象表明,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走在前面。根据美国摩根士丹利银行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过去五年,中国涉及"人形机器人"的专利申请数领跑全球,达5688项,而相比之下,美国仅1483项。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奇瑞和小鹏,以及小米等各个领域的中国公司都开始涉足人形机器人。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称,"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技术领域将继续取得最令人瞩目的进步,初创企业将受益于该国成熟的供应链、本地机会以及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这是美国无法比拟的"
中国工信部2023年印发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做了战略部署。《意见》明确: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这些优势也正是助推中国电动汽车崛起、步步赶超特斯拉的"法宝"。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机构SemiAnalysis分析师雷克·克努森(Reyk Knuhtsen)表示,中国有可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复制电动汽车行业的颠覆性变化,但这一次颠覆的可能远不止单一行业,甚至可能改变劳动力本身。
克努森指出,得益于规模经济和制造能力的优势,中国企业制造的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已经低于美国竞争对手了。宇树的G1人形机器人售价为1.6万美元,而摩根士丹利估计,特斯拉Optimus Gen2人形机器人的售价可能在2万美元左右,这一售价还是在特斯拉能扩大规模、缩短研发周期并使用来自中国的、性价比更高的零部件的基础上估算出来的。
CNBC指出,而宇树G1人形机器人作为"市场上唯一可行的人形机器人",完全没有使用美国零部件。
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29日分析称,与AI领域一样,美国在半导体、软件等领域上仍占有优势,比如英伟达在驱动人形机器人大脑所需的先进芯片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特斯拉、波士顿动力在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上处于领先。
在路面打滑和外部推力干扰下,云深处Dr.01人形机器仍能稳定行走。 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但中国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在于:中国拥有大量工厂,这些工厂中的人形机器人可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吸收外部世界的数据。中国机器人初创企业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程宇航对该报表示,"中国今天之所以进步如此之快的原因在于,我们将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在真实场景中快速迭代和改进","这是美国无法比拟的"。
美国高盛集团去年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的潜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80亿美元,届时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更多、成本将更低、盈利速度将更快。《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美国和中国如今正在竞相打造真正有用的人形机器人,无论谁胜出,都将在无数行业中获得巨大优势。
因此,深感危机的美国人形机器人公司也开始游说美国政府,寻求政府支持。特斯拉、波士顿动力和敏捷机器人等多家美国机器人公司的代表3月26日到访美国国会山,以"如果得不到美国政府支持,美国机器人产业将落后于中国等竞争对手"为由,恳请美国议员推出发展机器人的"国家战略"。
美国先进自动化协会在一份声明中称,中国等国家已经制定了类似方针,"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美国不仅会输掉机器人竞赛,还会输掉AI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