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0 日,印度与巴基斯坦戏剧性宣布全面停火,这场持续了十几天的冲突戛然而止。尽管边境仍有摩擦,但这场冲突也出现了缓和迹象。
一、国际社会的多方协调
多个国家的外交网络在此次停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巴基斯坦在冲突中使用的中国制预警机体系,显著提升了其空战协同能力。沙特则不停地外交调和,成为推动停火的重要力量。美国日常高调宣称调停的最大功臣是他们,但其作用被印度刻意淡化 -- 印方打脸的表示停火是 "直接沟通" 的结果。
二、军事消耗带来的影响
印度在冲突中暴露出的短板也是停火的因素之一。巴基斯坦宣称击落多架印军战机,尽管印方否认,但战场表现大家有目共睹。印度空军战机数量充足,但是预警机数量不够、而且指挥体系落后,导致了空战只能单机作战,而巴方依托中国预警机构建的协同网络形成体系优势。印度引以为傲的 "阵风" 战机被巴方击落 3 架,S-400 防空系统遭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东拼西凑的武器就像纸糊的一样,一碰就碎。
三、经济崩溃的边缘
持续冲突对两国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印度单日外资抛售国债创 2006 年以来最高纪录,莫迪政府转移国内矛盾的策略适得其反。巴基斯坦则因印度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陷入农业危机,全国 80% 农田面临缺水,经济濒临崩溃。战争对基础设施的破坏加剧了民生负担,印度 70% 电网一度瘫痪,巴方主要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四、核威慑的终极制约
作为拥核国家,印巴双方都知道冲突升级的灾难性后果。两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很接近,这也是为什么印巴冲突如果升级到核战争,足以引发区域性灾难。
此次停火虽暂缓紧张局势,但核心问题仍未解决,例如印巴对于克什米尔主权的争议、还有水资源如何分配。协议生效仅数小时,双方又互指责对方违反停火,边境再次发生冲突与碰撞。最后还是呼吁冷静处理,理性沟通,和平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