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一】当今全球人工智能(AI)竞赛愈演愈烈,各国都在大力投资AI以期率先掌握这项事关未来的技术。英国政府今年1月发布报告称,美国和中国在AI领域正取得进展,而英国作为全球第三大AI市场,正面临着落后的风险。
为消除这一风险,英国政府想出的办法似乎是:渲染中国威胁,蹭上美国AI发展的快车。
5月27日,去年刚就任的英国驻美国大使彼得·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在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主办的一场活动上又扯上中国炒作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中国赢得技术主导地位更让我担心的了",中国"经济成熟、高度创新、战略耐心",是美国和英国面临的"明显共同威胁"。
渲染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后,曼德尔森"建言"称,英国和美国应该"联合起来","推动定义本世纪的科学突破",AI应该成为两国合作的"先锋"。
他补充说道,"我们两国政府不应该让过度监管扼杀这些变革性技术,而是应该释放其巨大的潜力,造福人类,造福西方"。
英国驻美国大使彼得·曼德尔森 视频截图
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美国对AI的态度从拜登政府时期的注重监管转至主张优先考虑发展。曼德尔森的这一说法显然是为了迎合美国。此前,英国曾试图在AI监管上发挥带头作用,但现在斯塔默政府似乎有意效仿特朗普,优先考虑AI的应用和发展。今年2月,英国就紧跟美国,拒绝签署一项旨在促进AI安全和包容性原则的全球协议。
"The Geopolitics"网站4月分析称,英国决策者认为,该国AI产业的规模和深度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使其具备与美国合作的条件。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英国迫切需要外国投资来构建公共和私营部门发展AI所需的算力,而美国显然是此类资本的发源地,谋求与美国合作显得非常重要。
曼德尔森有关英美合作发展AI的建议发出的时机也"恰到好处"。英国《独立报》5月27日指出,本月初,两国刚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削减了对英国钢铁和汽车征收的关税,仅保留基准的10%的关税。当时英国政府还表示,这一贸易协议为"未来英美技术伙伴关系",以及有待进一步谈判的数字贸易协议开辟了道路。
曼德尔森称,10%的关税税率不太可能继续下降了,但英美可以"在这个基准内"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对我们双方都有利"。
但比较微妙的是,《独立报》称,工党自上台以来一直试图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外交大臣戴维·拉米、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等英国官员接连访华都说明了这一点,而特朗普对中国一直持敌对的态度,对中国征收的关税远高于其他任何国家。
今年1月,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开启访华之旅。 视觉中国
作为英国驻美国大使,曼德尔森现在的态度似乎更倾向于与特朗普政府保持一致。他认为,英中关系不太可能回到十年前的状态,"我们不会回到卡梅伦的'黄金时代'"。
5月12日,曼德尔森对英国《金融时报》渲染称,美国应该与英国和其他西方盟友一道,在贸易和安全领域与中国"对抗",因为"我们都在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
这与曼德尔森被任命为大使前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当时,他多次批评保守党对英中关系处理不当,呼吁缓和两国关系。他2018年还撰写文章,用"恃强凌弱和重商主义者"来批评特朗普对中国的敌意,称这正在危及自由贸易。
因此,当曼德尔森被任命为英国驻美国大使时,还引发了特朗普团队的强烈不满。但成为大使后,曼德尔森对特朗普的措辞有所缓和,主张英国与美国、欧盟都应该建立起合作。
去年12月,曼德尔森在英国《泰晤士报》的一档节目中表示,"英国必须在美国和欧盟之间找到一条道路","我们必须找到办法渡过难关,我们必须找到鱼与熊掌兼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