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方小伙伴被大风刮得 -怀疑人生-:北京的树杈子满街跑,河南的广告牌能把人掀翻,内蒙古的沙砾打在窗户上噼里啪啦响……
打开天气预报,满屏都是大风橙色预警,连外卖小哥都在朋友圈吐槽:-今天不是送餐,是和风车 Battle!-
如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大风到底啥时候能停?
下面,百家号:一起走遍世界,为你揭秘!
01
大风为啥刮个不停?
本轮大风的罪魁祸首,是气象学里的两个 -狠角色---低涡和冷锋。
简单来说,低涡就像一个巨大的 -空气漩涡-,中心气压低,周围空气疯狂向中心 -冲刺-,形成强风;
而冷锋是冷空气的前锋,就像一群气势汹汹的 -冷空气军团-,推着暖湿空气快速前进,两者一叠加,就像给大风装了 -涡轮增压-。
从季节来看,4 月正是我国大气环流调整的关键期。
冬天的冷空气还没完全撤退,夏天的暖湿气流已经开始北上,两股势力在华北、黄淮一带激烈 -交锋-,形成了强大的气压梯度(简单说就是气压差大)。
就像你打开两瓶气压不同的可乐,气压差越大,气泡喷得越猛,空气也是一样,压差越大,风刮得越疯。
02
各地停风时间表出炉!
不同地区的大风 -耐力- 不一样,咱们按区域划重点:
京津冀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的小伙伴注意了!本轮大风从 11 日傍晚开始 -发威-,12 日白天达到巅峰,阵风普遍 9-11 级,山区能到 13 级以上。
北京的大风预计 13 日白天仍有 8-9 级阵风,直到 14 日傍晚才会逐渐减弱;天津和河北的大风稍早结束,13 日夜间风力就会降到 5-6 级,但体感上还是 -风呼呼的-,建议这两天尽量别在高层楼之间穿行,小心 -狭管效应- 把人吹得打趔趄。
河南、山东地区
河南的朋友最 -惨-,这场大风从 11 日一直刮到 14 日下午,妥妥的 -三天三夜-。
尤其是郑州、洛阳等地,14 日上午还有 10-12 级阵风,骑车出门得把住车把,走路尽量贴着墙根走。
山东半岛虽然风力稍弱,但持续时间长,海边还会伴随风暴潮,渔民和沿海居民要格外注意安全。
内蒙古、东北地区
内蒙古中西部和辽宁、吉林等地,12 日夜间风力就会减弱,但大风带来的沙尘还没结束。
呼和浩特、沈阳的空气质量可能持续 -爆表-,建议戴 N95 口罩出门,回家先洗把脸,别让沙尘 -钻空子-。
03
狂风天生存指南
家里:关窗别留缝,花盆往里搬
别以为关窗就万事大吉了!大风能从窗户缝里 -挤- 进来,吹得屋里尘土飞扬,建议用密封条把窗缝堵上,阳台的花盆、晾衣架赶紧收进来,曾有业主的花盆被吹落,差点砸到楼下行人,这种 -高空抛物- 可是要担法律责任的。
出门:远离三类 -危险物-
广告牌、老树、临时工棚:这些都是大风天的 -隐形杀手-。
高层建筑下、施工区域:楼体表面的装饰物(比如外墙瓷砖、空调外机)可能被风吹落,别在这些地方停留。
水边、山顶:水边风力比平地大 30%,山顶更是 -风王- 聚集地。
开车:慢点开,避开这两种路
开车遇到大风,首先要减速,尤其是走高速时,横风可能让车辆跑偏,建议保持 60 公里 - 小时以下车速。
还要避开两种路:一是临崖、沿海公路,旁边就是悬崖或大海,万一被风吹偏方向,后果不堪设想;二是乡村土路,路边可能有枯树、电线杆,吹倒了容易砸车。
最后提醒一句:不管风什么时候停,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最重要。
咱们普通人不用和大风 -硬刚-,学会 -躲风头-,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