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语道破:今日印巴昔日南联盟,三十载的巨变让我快乐又感慨-沈逸

2025-05-09 14:00  观察者网

【视频/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逸语道破》。今天是让人非常兴奋的一天,同时也是让人非常感慨良多的一天。

1999年,当地时间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遇了袭击,从美国本土起飞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用至少5枚JDAM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三人死亡。这是冷战结束后,包括银河号事件在内,几件令经历过的中国人心情难以平复的重大事件之一。1999年的时候我在念本科四年级,念的是国际关系,"58炸馆"事件让当时还是学生的我真正意义上切身体会到了实力,国家安全、国家利益,以及我们所生活的国际体系的底层行为逻辑。相信从那时候开始,无数人和我一样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够看到中国有强大的实力,以可见的方式,在这样一个国际体系中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

前不久,耿爽在联合国安理会反驳美国污蔑中国对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时,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现在想来令人回味无穷的话:"坦率地说,如果中方真的像你们所说的那样给俄罗斯提供了军事援助的话,那么战线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结合之前看到的井喷式重型装备,在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无比的信心,但是总差那么点意思,为什么?没有看到实际的战果。

有的时候幸福往往来得太过突然--n:0--印度自己承认的是4:0,当然还有其他各种版本,但无论如何,客观现实是巴基斯坦的空军用中国的出口版(也就是军迷口中的"青春版""低配版")但成体系的空中力量,在和印度空军的"万国造"进行了一场极为经典的飞机和指挥控制作战体系的系统性较量中,展现出了热刀切过黄油般的丝滑态势。

从现在已经公布的信息来看,当时的交战态势大概是这样的:飞机没有越过地理边界,各自停留在本方的国界范围之内。印度方面在实施他们认为的视距外的空对地打击。而巴基斯坦方面实施的则是某种空战教科书上想象的先进技术条件下的"排队枪毙"--隔开一定距离、基于空中预警机的指挥控制系统、信息作战的链路信息化的作战体系,让先进载具载着先进中远程空对空导弹,凭借性能优势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击落。

有网友评论,这是冷战结束以后,中国自成体系的武器系统,在全球范围以各方公认可见的实战成绩,对西方的制式武器系统,甚至是西方部分国家的主战系统进行的碾压式打击。这场冲突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实力的冰山一角,所有试图在军事上对中国进行威胁和挑战的行为体,都必须严肃认真地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青春版"都已经是这样,如果配上顶级产能、顶配版PRO max plus的载具以及指控信息化系统,这个世界谁还有资格和自信能够对这样一个中国说"从实力地位出发对话"?如果有的话,放马过来。如果没有的话,安分守己一点。当中国还愿意一如既往地秉持最大的诚意和善意,慢条斯理和你讲道理的时候,你最好认真听中国讲道理,因为讲物理,你受不起的。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当然在这样一个时刻总离不开好友兼对手的衬托--据说在阿曼的调停下,美国和胡塞武装达成了口头上的停火协定。就在大家听到中国的出口版武器在印巴冲突中大放异彩之前,"堵门"失败的杜鲁门号又掉了一架大黄蜂,江湖传说是气流拦阻装置出了问题--此时此刻,美国和胡塞武装不但打得有来有回,而且还能达成口头协定,真心让人感慨。

另一方面,中方何立峰副总理带队对瑞士和法国进行访问,将要在瑞士和贝森特进行一下接触。如果说之前各方对于中方所谓的接触还有各种各样的夸张和解读的话,结合一下中国在印巴冲突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实力底气,确实没有什么问题是值得担心的,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没有什么样的挑战是不能面对和解决的。

想一想,从当年的58炸馆事件、银河号事件、台海演习,我们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从1995年我的大学生涯开始算起,到今年2025年,整整30年,我们所实现的跨越和提升是如此的巨大和卓越,虽然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待不断完善,但是总体上变得越来越强的趋势路径是如此清晰、直接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应该拿出更大的信心,更大的耐心,更大的恒心和毅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我们面临的挑战,实现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复兴。

真的是非常开心的一天,跟大家分享这份喜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