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田文林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以色列给出的新撤军方案有助于推动谈判获得进展,但这种助力非常有限。
- 以色列让步有可能使谈判取得关键性的突破。此前,以色列一直坚持在加沙地带保持军事存在,还要在拉法地区建立所谓"人道主义城"。现在以军同意从"莫拉格走廊"撤军,展现出军事部署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 但与此同时,以色列的让步对整个谈判进展起到的作用却比较有限。
- 首先,现在谈的是短期停火而非永久停火,这与哈马斯的期待有较大落差。
- 其次,以军仅同意从"莫拉格走廊"撤军,没有完全满足哈马斯要求的以军部署回到3月前停火状态的诉求。此外,关于以军在拉法地区的军事存在问题,双方仍未达成一致。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5年6月8日,"莫拉格走廊"的以色列军车。(图自视觉中国)
田文林指出,哈马斯此前批评以色列的撤军方案只是"重新部署",这种疑虑的存在使得谈判能否能真正取得突破存在一定的变数。接下来的谈判还有众多难点。
- 难点一:以色列撤军方案。哈马斯一直要求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回到2025年停火协议破裂之前的位置,但是以色列希望继续在加沙保留军事存在,尤其要控制"费城走廊"这样的战略要地。
- 难点二:永久停火还是阶段性停火。哈马斯一直希望停火协议必须包含永久停火的相关承诺,但是以色列只同意短期停火,要保留后续军事行动的权利。
- 难点三:交换被扣押人员。以色列一直要求哈马斯释放所有在押人员,以此作为以色列撤军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是哈马斯不愿意轻易做出让步。
- 难点四:加沙的控制权和人道主义援助。哈马斯一直希望联合国主导加沙的援助方案,但以色列希望由自己控制的机构来进行救援。对于加沙未来,哈马斯一直希望加沙高度自治,但以色列却希望在当地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