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在160公里外精准击杀!霹雳-15导弹是怎么锁死印度战机的?(2)

2025-05-09 14:06  头条

别被这个长词吓住,简单说就是:导弹前头装了个会"主动搜索"的雷达系统。传统导弹,比如老式的霹雳-12、AIM-120之类,大多用的是"平板缝隙雷达",虽然也能锁定目标,但抗干扰能力差、分辨率低,一旦飞进复杂战场,很容易"丢人"。而"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正是雷达技术中的"天花板",咱们的歼-20、歼-35、歼-10C都用它。这种雷达不是靠一整块天线旋转来扫描,而是靠上百上千个独立的T/R(收发)组件,用电子方式控制雷达波束指向,速度快、精度高,最关键的是抗干扰能力强,打隐身目标也不含糊。

霹雳-15导弹如果用的是这种"主动有源相控阵导引头",那基本就是"空对空导弹中的导弹之王"。它不但能自己寻找目标、锁定目标,还能实现多目标跟踪、电子干扰对抗,哪怕你躲得远远的,它也能在终端阶段精准扑上来。

▲霹雳-15E残骸中的导引头碎片

目前公开的信息显示,霹雳-15采用的是"惯性+北斗+数据链+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复合制导系统。前面几种负责前中段飞行,末制导阶段才是真正"锁喉"的关键。而根据印方公布的霹雳-15E残骸照片,有一种结构完整、带规律排孔和插线结构的部件被专家怀疑就是"砖块式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组件。

为啥说是砖块式?因为在目前的技术路径中,有源相控阵雷达大体分三种结构:瓦片式、条状式、砖块式。瓦片式集成度最高,适用于战斗机这种"空间寸土寸金"的平台;砖块式集成度稍差,但结构相对成熟,更适合外贸型导弹使用。从霹雳-15E的部件结构看,很可能采用的是砖块式相控阵导引头,不排除是我国早期型号改进而来的成熟方案。当然,这种设计已经远远超过大多数国家现役导弹导引头技术水平。以美制AIM-120C为例,它依然是老式平板缝隙雷达,虽然性能还不错,但和真正的AESA还是有代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