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说中女娲创造苍生,从大年初一到初六依次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在第七天造出人来,因此,正月初七为人的生日,所以今天称"人日节"。老讲究这天要吃3样,做3事,忌3事,新的一年会诸事顺心顺意,日子越过越好。
吃3样:吃七宝羹、吃面条、吃饺子。
吃七宝羹
所谓的七宝羹就是指用7种菜做成的羹,而在人日节来吃,以此来取一个好的兆头,并说吃了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
但是因为各个地主所产的食物不同,因此,所用的果菜也有区别。在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
吃面条
在民间,正月初七这一天,有吃面条的习俗。而且要求面条又长又薄,"薄" 通 "瘦",又与 "寿" 谐音,寓意着长寿。同时,吃面条也象征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不让时光匆匆流逝,进一步强化了长寿的寓意。
另外,这一天的面也被称作 "拉魂面",提醒人们悠闲的心该收起来,准备投入春耕生产,为新一年的劳作拉开序幕。
吃饺子
在正月初七人日节吃饺子,它寓意吉祥团圆、幸福如意,趋吉避凶,招财进宝,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事事顺利的美好愿望 。
初七被认为是人类的诞辰日,吃饺子寓意着用饺子缠住岁月的双腿,象征着人们希望能够留住时间,让生命更长久,也表达了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对于即将离家返回工作岗位的人来说,也有留住与家人相处时光的意味。
做3事:放鞭炮、戴人胜、安求子灯。
放鞭炮
初七这一天也是开市的日子,很多商家做生意的都会选择在正月初七这一天开门营业,而中国人在开业的时候也很讲究,那就是喜欢放鞭炮,寓意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不过,现在很多地方已经禁止放鞭炮了,很多开门营业的就选用供奉橘子,寓意吉祥如意、金银满盆。
戴人胜
前面说了戴人胜就是在头上佩戴一些装饰物,寓意讨个好彩头,人胜也被称为叫彩胜、华胜,特别是古代妇女在穿戴金银首饰的时候就会用彩纸、丝帛、软金等制作成形式美丽的花朵或者其他好看的饰品佩戴在头上,一则是美丽,二来相互馈赠,以收获幸福美好。
安求子灯
在古代文化中,七代表着春季,代表生长,初七代表小孩,而十七则代表大人,二十七代表着老人。所以,每到正月初七,便渐渐演化成求子的节日。
根据《四时篡要》中介绍,"正月初七,无子者夫妇同于富人家盗灯盏,安于床下,则当月有孕"。因此,每到正月初七,古代的很多地方要安放求子灯,以祈求多子多福的美好。
忌3事:忌出远门、忌吵架打小孩、忌动土。
忌出远门
常言道:"七不出门,八不回家"!意思是说每农历月逢七的日子不宜出门,逢八的日子不归家。在民间"七"谐音"齐","八"为"爬"。"齐"出门"暗示丧葬","爬"回家,暗示在外不利,故在民间有的地方有此禁忌习俗。何况今天在人类的生日这吉祥的日子里,应在家团聚,老讲究不宜远行。
忌吵架打小孩
在古代,连罪犯都不能在这一天处决,所有的家长都不宜训打自己的小孩。因为今天是"人日节",也就是人类的生日,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吵架打人就不吉利了。如果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生气吵架,影响运势不吉利。再者说,今天是春节假期过完上班第一天,不生气不吵架有好兆头。
忌动土
按照民间传统的说法,正月是一年中最大的月份,称为吉月。民间有"腊月不搬家,正月不动土"之说,就是担心在吉祥喜庆的日子里,动土影响到一年的运势。迷信的说法是,正月初七动土惊财神,如果在正月动土盖房子,会导致财气外泄,所以有人认为正月动土不好。科学的说法是因为这个月气温还较低,不宜动工盖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