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英关系并不好,加上英国近几任首相更换频繁,在对华政策这方面很难做出什么有效改变。现在中英关系有缓和的苗头,可能还是要多亏英国现任首相斯塔默。他自从上任以来,就在涉华议题上一改前任盲目追随美国的政策,开始有意识的修复中英关系,尤其是经贸领域的对话。再加上特朗普重新上台,全球经济市场面临未知挑战,这让英国进一步确认要跟中国谈一谈的想法。前段时间,中英已经时隔六年重启财金对话,达成69项成果,为中英接下来的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
西班牙和英国的举动,只是欧洲国家集体转向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西方世界在面对美国贸易霸凌时的觉醒:与其被动承受美国的关税压力,不如主动拥抱中国市场带来的新机遇。 贸易战打下来,美国国内经济每况愈下,农民收入锐减,制造业举步维艰,华尔街损失惨重。
内外交困之下,特朗普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从强硬变得主动求和。白宫宣布对部分国家的加税计划暂缓实施,并表示愿意与中国谈判,尽快结束贸易战。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的立场始终明确,"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中国目前持有7000亿美元美债,同时与欧洲、东盟、金砖国家深化合作,具备足够的谈判筹码。
这次的贸易战加速了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中国企业正加速在东盟、金砖国家布局,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中欧在绿色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单边主义影响力。尽管特朗普释放出谈判信号,但中美博弈不会轻易结束,若经济持续恶化,特朗普可能被迫作出更大让步。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的应对策略显现出东方智慧特有的韧性。既不放弃对话解决问题的最大诚意,又保持战略反制的足够力度;既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基本框架,又积极推动符合时代特征的规则创新。当特朗普政府最终回到谈判桌前时,他们面对的已不再是某个具体行业的准入争议,而是如何在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中重新定位美国角色。这场始于关税的较量,终将演变为决定未来三十年世界经济走向的规则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