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便秘
以下情况需尽快就医
不少人都有过便秘的经历,可别以为这是小问题!
临床上,将每周排便<3次,排便困难及粪便干硬,即定义为便秘。它本身既是一种疾病,同时也是其他多种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
专家强调,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便秘的药物,切勿随意购买润肠""泻药"类产品。
自行购药、服药后,在缓解便秘症状的同时,也有可能掩盖了原发疾病,延误治疗。如出现腹胀、恶心,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膨隆、有压痛,身体消瘦等症状,应及早就医明确诊断,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送给便秘患者的
日常生活小贴士
1、多喝水
每天1.5~2升的摄入可有效改善便秘。另外,建议早上起来空腹先喝些水,这样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
2、注意饮食
定时进餐:特别是早餐,要重视。不要盲目节食,粪便的形成,首先要有一定的体积,吃的太少太精细,大便的量就会少。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比如绿叶蔬菜、水果(比如火龙果、香蕉、苹果、西梅)、红薯、燕麦、荞麦、玉米等谷物类。
3、建立良好排便习惯
晨起和餐后是肠道活动最活跃的时间段。建议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
排便时长等也有讲究:每次排便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10分钟)。
不要随意控制便意:当便便到了直肠,且达到一定的体积时,直肠接收到信号,会把这个信号传给最高司令官--大脑,从而产生便意。此时,尽量不要硬挺,尽快去上厕所。
4、适度运动
运动过少、经常卧床更容易发生便秘。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蠕动,改善便秘症状。避免久坐不动。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量力而行。
5、排便体位
排便的姿势有讲究--
蹲着拉和在坐便器上拉两者相比,蹲着拉更有利于排便。
如果只有坐便,那可以在脚下垫个小凳子,上身微微前倾,有利于大便排出。
6、避免压力过大
调整工作和生活节奏,避免压力过大,注意调节情绪。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负面情绪多,会影响胃肠运动节律、运动减少、干扰排便习惯、经常控制便意等。因此,要注意自我调节,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
7、按摩腹部
按摩腹部有一定的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可顺时针轻柔腹部,或从上自下,由内而外按摩腹部。
8、保持充足睡眠
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保证胃肠道正常的运动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