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中国在很多年前也确实探索过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可能性。但为什么在美国推出了具备短距起降能力的第五代战机F-35B后,中国却没有在这方面进一步跟进?这还要从该机型的固有缺陷开始说起。
(F-35B正在降落)
垂直/短距起降战机虽然能够在两栖攻击舰等甲板较小的平台上操作,但这种飞机的固有劣势是,它的起飞重量将远低于传统的固定翼战斗机,并且油耗、安全性表现都要更加糟糕。例如传统结构的F-35A,其武器载荷要比短距起飞的F-35B多出超过1吨重,航程也要多出500公里,可见短距/垂直起降设计的巨大负面影响。
对于拥有了电磁弹射器和大型航母的中国来说,垂直/短距起降对舰载机带来的劣势远大于优势,因此中国自然没有理由再去花费重金开发这么一款舰载机。
(中国的新一代两栖攻击舰都带有弹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