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指定马斯克成立"政府效率部",这一新部门肩负着优化庞大美国政府机构的重任,不仅要减政,更要向长期以来习惯了"丰衣足食"的美国军方和国防工业挥舞大刀。这一改革意图明显,旨在通过提高效率、削减开支来提升美国的国家实力。
为了推进这一改革,特朗普做出了一项令人惊讶的任命一一让海格塞斯,一个原本在福特斯电视节目主持人,出任国防部部长。虽然海格塞斯有过服兵役的经历,但都是"大头兵"的角色,压根没有任何防务部门决策和管理的经验。这样的提名无疑在政界和军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质疑他的能力和经验,认为他是最令人惊讶的人选。然而,特朗普却有自己的考量。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曾在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国务卿、防长等关键职位上重用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将"。然而,由于他本人性格强势、顽固自负,与这些"老将"们发生了不少矛盾。加之在"通俄门"风波、国会弹劾案等事件中,特朗普认为曾遭到多名亲信的"背叛",这也导致他在第二个任期更重视团队成员的忠诚度。因此,在团队成员的选择上,特朗普真正在意的并非是年龄、性别、肤色或者贫富,而是"绝对忠诚"。海格塞斯正是基于这一标准脱颖而出的。
近期,特朗普政府一直在调整对华政策,并发出十分混乱的政策信号。特朗普一方面主动邀请中方参加其就职典礼,并宣称"中美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任何问题;"另一方面却又宣布对华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联合盟友在南海举行大规模海事军演,甚至派遣军舰穿越敏感的台湾海峡。所有这些事实说明,美国正在加速调整对华政策,并在加征关税遭到果断和有力的反制后,又企图通过采取加大军事压力的做法,来遏制中国的复兴和破坏两岸的统一进程。
与此同时,美国军方大肆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甚至不远万里到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来争取更多的防务预算,而特朗普则试图通过"极限施压"手段迫使中方在中美贸易竞争中作出妥协和让步。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2月14日,不到24小时,美国防长海格塞斯已两次下达指令,严禁美军对解放军动手。第一条指令是美军绝不寻求与解放军发生直接对抗;第二条是绝对禁止美军对解放军动手,并强调"中美冲突并非不可避免"。这两条指令的背后反应出,美国既想对华"极限施压",但又担心局势失控的矛盾心理。
有观点指出,美国希望通过对华加征关税,迫使中方在中美贸易竞争中作出妥协和让步。由于遭到中方的坚决反制,于是美方又试图通过采取军事施压的方式,迫使中方屈服。但很显然,美方的这种"极限施压"选错了地点和对象。美国妄想通过极限施压,让中方放弃自己正当的权利,只会更加激起中方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强决心。因此,中方不仅对美方加征关税进行坚决斗争和有力反制,而且还通过密集的军事行动,展示其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强大能力与坚定决心。
近期,解放军密集出动海空力量,前出第一岛链,甚至是进入第二岛链。以055型万吨大驱为首的海上舰艇编队穿越菲律宾中部海域,前出澳大利亚附近海域。075型两栖攻击舰则率领特混队,穿越宫古海峡,前往菲律宾附近海域。与此同时,解放军火箭军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姑且不提被誉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反舰导弹,仅说东风-26导弹,就足以令敌人望而生畏。这种导弹不仅具备在第二岛链遂行反航母作战任务,而且还可以覆盖美军在第二岛链的关岛基地。更为令美军感到头疼的是,央视罕见公开了解放军火箭军"地下核长城",这条蜿蜒5000公里的超级隧道网络,让任何强敌都感到绝望。
对于解放军的实战演练,美军高层的第一反应是,解放军准备动真格的了。用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的话来说,这已经不仅仅是常规威慑,而是有针对性的战争预演。当前,解放军已经建立起了完整和有效"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并通过密集的海空实战演训,展示出完整的远程打击能力。因此,美国防长海格塞斯反复强调,不寻求与中方发生冲突,试图避免事态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这种既要对华"极限施压",又害怕局势失控的矛盾心理,也恰恰暴露出暴露其色厉内荏、黔驴技穷的"纸老虎"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