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崩溃了,百亿投资全打水漂,中国坐享其成。
特朗普算对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
众所周知,美国和欧洲一直想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经过多年寻找,它们终于在巴西身上看到了希望。
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跑到巴西投资,想借巴西的稀土替代中国。
它们前后在巴西投资上百亿美元开发稀土资源,稀土储备量一下子升到全球第二位,
但结果出人意料:巴西不仅没有取代中国,反而让中国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今年7月,俄罗斯媒体报道了香港媒体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巴西对中国的稀土出口量增长了两倍,中国稀土进口量也创下历史新高。
在这个中美博弈白热化的时刻,这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中国既是稀土出口大国,也是稀土进口大国。
过去中国主要从缅甸进口稀土,但缅甸局势不稳定,于是转向了巴西。
这种合作对两国都有好处。稀土分为重稀土和轻稀土两种。
中国自己的轻稀土(如镧、铈、钕)很丰富,它们是造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电池的重要材料。
但重稀土(如铽、镝、钇)是造军用设备的关键材料,中国储量不多,需要从国外买。
巴西的稀土质量比缅甸更好,提纯成本更低。自从巴西戈亚斯州的塞拉贝尔德矿山投产后,中国2025年第一季度就从那里买了419吨重稀土,专门用于军工制造。
对中国来说,从巴西进口还有个重要好处:避免环境污染。
开采稀土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废渣,处理起来既花钱又危险。
比如中国江西的龙南矿区,每挖一吨稀土就要处理5吨放射性废料,企业要花大价钱做环保。
现在直接从巴西进口,这些污染问题就由开采国处理了。
欧盟最近搞了个《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用"绿色认证稀土"。
中国的做法很聪明:从巴西进口符合标准的稀土原料,加工后再出口到欧洲,既满足要求又躲开了欧盟的碳关税。
最关键的是"巴西挖矿,中国炼矿"的模式。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真正优势不是储量多,而是加工技术强。
全球90%的稀土分离都在中国完成。
巴西虽然是稀土储备大国,但加工技术比中国落后至少十年。
不光巴西,澳大利亚、缅甸、美国的稀土加工水平都赶不上中国。
这些国家挖出来的稀土,最后都得运到中国加工,再卖到全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澳洲投了那么多钱,还是找不到替代中国方案的根本原因。
不过中巴合作也有风险。
巴西离美国近,当地的稀土矿其实多是美国企业投资的。
美国把巴西项目列入"矿产安全伙伴关系"名单,还拼命帮巴西提升开采技术,想建个专供美国的稀土基地。
巴西自己也有野心,想当全球稀土供应大国。
现在因为巴西还不会自己加工,所以和中国合作还算顺利。
但将来会不会受美国影响给中国使绊子?这还不好说。
不过,在这一任巴西总统卢拉的任期,中国不必有这样的担忧。
卢拉心里很清楚,美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靠不住。
比如最近,特朗普,一边想用巴西稀土对付中国,一边却对巴西发起贸易战,加征50%关税。
巴西总统卢拉气得大骂这是"敲诈勒索"。
卢拉是个硬气的人,受不了美国的霸道作风,他的政府一直和中国关系很好。
去年两国建立了"命运共同体"关系,政治经济互信程度非常高。
回头看看美国在巴西砸的钱,不得不说特朗普是下了血本。
美国主导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给巴西塞拉维尔德稀土项目投了1.5亿美元;
美国进出口银行拿出2.5亿美元贷款,支持米纳斯吉拉斯州190平方公里的稀土勘探,计划2027年投产;
美国国防部在2025年预算中专门拨了2.3亿美元资助巴西稀土项目。
再加上沙特矿业砸下80亿雷亚尔(约15亿美元)、阿联酋投资150亿雷亚尔(约28亿美元),西方对巴西稀土的总投资已超50亿美元。
但这些钱并没让巴西脱离中国产业链。
获得美国防部资助的MP Materials公司,2024年80%的稀土仍销往中国;
巴西创业公司NeoRare虽然拿了美国投资,但关键设备还得从中国赣州采购;
巴西政府设了10亿美元奖金推动本地加工,可全国高校稀土专业只培养出127名毕业生,技术人才缺口巨大。
更讽刺的是,巴西2025年27个稀土项目中,40%的资金被要求投入技术研发,但这些项目最终仍需中国设备和技术支持才能运转。
特朗普政府原想用百亿投资掐断中国稀土命脉,结果反倒帮中国打开了高质量稀土新来源。
中国借机调整战略,一边用巴西稀土补足军工短板,一边减轻本国环境压力,还靠技术优势牢牢卡住全球稀土加工命门。
而美国呢?自己军工业其实高度依赖中国零部件,连雷神公司CEO都承认无法与中国"脱钩"。
这场耗资百亿的稀土博弈,特朗普只算到了开头,却没算到结尾,中国用技术实力和多元合作,把美国的围堵变成了自身发展的新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