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巴黎航展上,法国达索航空的展台前,当达索CEO埃里克·特拉皮耶面对镜头坚称"阵风比所有中国战机优秀得多"时,展馆里无人问津的"阵风"机型与热火朝天的歼-10C展台形成刺眼反差。2025年5月,印巴边境爆发短暂而激烈的空战。巴基斯坦军方公布的战报显示,其空军使用歼-10CE战机一举击落5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3架法国制造的阵风。尽管印度军方保持沉默,但社交媒体流传的残骸照片中,清晰可见法国制造商的标签。法国情报官员私下证实:至少一架阵风确认被击落,创造了这款先进战机的首次实战损失记录。
达索航空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的危机公关失败。CEO特拉皮耶先以"印度未通报情况"推脱责任,继而强调"任务成功与否不取决于零损失",甚至搬出二战盟军的伤亡来类比。最后话锋一转,突然宣称"阵风比所有中国飞机好得多",试图用攻击性宣传掩盖技术质疑。当"阵风"的海报在航展上遭遇歼-10CE的"面对面"布展设计,达索遭遇了更残酷的市场回应。
中东买家直言:"实战表现比任何宣传都有说服力"。这种消费者觉醒直接反映在销售数据上:印度购买"阵风"的全包合同单价高达2.3-2.9亿美元,而歼-10CE仅售5500万美元。更令法国军工焦虑的是,传统客户开始动摇。印尼国防部副部长公开证实,正在评估中国歼-10战机--这个已订购42架"阵风"的国家,显然在实战结果面前重新权衡采购计划。
当商业手段失效,法国情报机构突然抛出一份"调查报告":宣称中国驻外武官系统性地破坏"阵风"销售,向阵风采购国渲染其"实战表现不佳",同时推销中国装备。法国国防部随即配合发声,指控存在"针对阵风的虚假信息运动",目标直指"法国战略自主和国家形象"。当中国国防部以"毫无根据的谣言和诽谤"严正驳斥后,法国军方官员却向美联社承认:无法证明网络上的批评声音与中国有关联。这种自相矛盾的指控,暴露了更深层的焦虑--当中国战机用实战证明性能、用价格碾压市场时,某些西方军工巨头惯用的"技术神话营销"正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