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一哥"韩栋突然去拍竖屏短剧,搭档的竟是01年的新人,这消息一出,朋友圈一半人都在问:老牌演员真的沦落到"降级"了吗?
先别急着下结论。
打开红果短剧后台,预约数字已经飙到50万,评论区清一色"冲着韩栋的脸也要看"。
这剧叫《一枕槐安》,9月19号上线,改编自晋江高干文,关键词是"强制爱""破镜重圆",听着就带劲。
很多人以为短剧还是"霸总+狗血+五毛特效",其实早变了。
去年开始,竖屏短剧单集成本最高冲到80万,平台抢人抢剧本,片酬水涨船高。
韩栋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却是第一个把"横店一哥"标签直接贴到短剧海报上的。
有人替他可惜:演了十几年正剧,何苦来凑这个热闹?
但看看数据就懂了。
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冲到500亿,比前年翻了一倍。
红果、抖音、快手三家砸钱买内容,头部演员单集报价百万不是传说。
韩栋这次接《一枕槐安》,业内传他打包价接近长剧男二的整季酬劳,还不用连轴转拍三个月,性价比肉眼可见。
再说搭档的01年小花何子怡。
北影科班,170cm,清冷挂长相,在《白月梵星》里跳了段花魁舞,弹幕刷屏"姐姐杀我"。
这次她演投行精英苏阑,人设是"高智感+易碎感",预告片里一个抬眼就把"艳压半个短剧圈"送上热搜。
最妙的是年龄差。
戏里沈筵比苏阑大一轮,戏外韩栋和何子怡正好差18岁。
导演没回避,反而把"年龄差张力"写进宣传点:五年后再见,一个眼神就能让观众自动脑补"他到底忍了多久"。
有人担心短剧节奏快,情绪来不及铺垫。
看片花会发现,剧组用了电影级调色,连西装都要三种灰度区分阶层。
韩栋的西装全是定制,袖口绣了暗纹,特写一扫,质感直接拉满。
再说点新鲜的。
赵丽颖、杨幂早就在幕后布局,一个投了古风短剧厂牌,一个签了短剧编剧工作室。
长剧演员不是"掉价",是在找新赛道。
观众也越来越精,三分钟一集也要逻辑闭环,否则立刻划走。
《一枕槐安》能不能成风向标?
关键看两点:一是韩栋的演技能不能把狗血台词说出人味;二是何子怡能不能接住戏,不被老戏骨"吃掉"。
预告里有个镜头,韩栋把何子怡按在车门上,声音低到快听不见:"苏阑,你跑不掉的。"弹幕瞬间爆炸,有人刷"叔圈天菜",有人刷"强制爱天花板"。
说到底,观众不是讨厌短剧,是讨厌粗制滥造。
当横店一哥都肯下场,说明短剧真的开始卷品质了。
下次再听到"某某演员去拍短剧",别急着嘲,先看看数据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