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洛闻:反华浪潮之下,藏着韩国的国运抉择

2025-05-27 10: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洛闻】

距离韩国大选6月3日投票日越来越近,韩国两个阵营的候选人也加足马力争夺选票。

随着铁票仓基本尘埃落定,李在明和金文洙的争夺焦点也回到了首都圈中间选民的身上。两人的政策和宣传,也从最开始的极端化、阵营化,逐步和缓、转向、趋同,为争取温和派支持,和上台之后的政治和解做准备。

表面上,这次选举仍然是按部就班,其实韩国国运的抉择可能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对华政策,政治分歧下的国家前途抉择

在尹锡悦出于政治目的,操纵韩国极右翼社团炒作反华议题,试图保全总统之位失败后,韩国极右翼团体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由于选举的需要,保守阵营也看中了这些团体通过Youtube等渠道,对青年人的巨大影响力,极右翼团体正逐步"去尹化",被"招安"成为保守派政治光谱的一部分。除了本来就围绕在保守派阵营身边的政治牧师全光勋,很多Youtube播主也成了韩国保守派的中坚力量。

除了反共、排华、反朝、防谍等老生常谈的威胁论、阴谋论之外,保守势力的最新动作,是借中国籍凶嫌的个体事件,对全体中国人进行攻击。

点击查看大图

这个乍一听挺正常的活动,其活动主页所显示的举办地点,却是"西菲律宾海"的帕拉万到,和"帕加萨岛"(pag-asa island)附近,而这个帕加萨岛,其实就是中国的中业岛。这个所谓音乐演出的目的,也是趁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度互动的时间节点,用民用船只和跨国民间活动,来中业岛"宣示主权"。

围绕中业岛,中菲常年有摩擦、有交流、有沟通、有互动。目前中业岛的实际控制仍然在菲律宾手中,甚至还在这里建立了军事基地,并宣称这一带总面积达64.976平方海里的海域都属于菲律宾。

而这条新闻中提到的铁线礁,距离中业岛只有4.6公里,二者的领海还有重叠,是双方争夺中业岛必须要考虑的战略支点和战术前哨。

菲律宾曾经多次试图登录铁线礁,都被中国方面依法拒止。2025年年初,小马科斯还宣布投资超19亿比索,用于扩建中业岛,其对抗、争夺之心毫不掩饰。

但前一阵,中国海警船在铁线礁附近驱赶菲律宾的"海洋资源调查船"期间,水炮打得菲船只严重受损。美军、美国外交部门都"口惠而实不至",在现场没有帮助菲律宾方面的船只,在事后也没有对菲律宾的遭遇做出实质性表示。

这一动向引起了菲律宾方面的不安全感,并决定加速计划中的潜艇采购。采购计划预算为800亿比索至1100亿比索(约1.4至20亿美元)。除采购外,还要开发基于海岸的基础设施、培训中心、后勤支持系统和维护设施,创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支持长期潜艇运营。

四个提交了报价的国际国防承包商中,法国的海军集团提出天蝎座潜艇,西班牙的纳瓦蒂亚(Navantia)以其先进的S-80 Plus级潜艇参加了比赛,德国的提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和意大利的Fincantieri共同提交了U212 Uppure Submarine(NFS)的提案。

令人玩味的则是,韩国的韩华海洋集团也进入了决赛圈,提供的是KSS-III潜艇的定制变体。考虑到这一层,韩菲走近似乎有另一种可能。

韩国保守阵营如此大费周章,宁可到海外去,也要参与抹黑中国,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猜。根据目前的情况预测,韩国大选的旅外公民投票率达79.5%创新高,而投票率越高,李在明当选的可能性就越大,必须加以遏制甚至是破坏。

而根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国防部正在酝酿将约4500名驻韩美军官兵转移至关岛等印太地区的方案,炒作安保议题,制造紧张气氛,才有可能说服韩美两国政府,尽量维持现在的形式,拖延美军裁撤时间,维持保守集团的利益。

这些纷繁的表象之下,是韩国"骑墙"的空间越来越小,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正在从资源变成风险。而作为与中国没有领土矛盾的海上邻国,是不是要和菲律宾一样,充当冲突的前哨和战场,承担被驱动着,投入无义之战的核心,用自己国家的损失为代价,去给别的民族创造价值,是需要韩国政治家想清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