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仅次于李自成的起义军领袖,死得憋屈,他的继承人很了不起(2)

2025-04-15 09:42  搜狐

张献忠早年跟随高迎祥,后来独自成军,他的部队行动迅速,神出鬼没,官军十分头疼。

经过十余年的战斗,张献忠的队伍由弱到强,逐渐成为起义军中仅次于李自成的一支劲旅。

但是张献忠与李自成"一山不容二虎",俩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张献忠选择了离开中原和湖北,前往四川发展,后来建立大西政权,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遥相对应。

张献忠主政期间,早期能够体恤百姓疾苦,杀富济贫,他对于科举文人比较重视,还曾开科取士,这在当时农民起义军中是不多见的。

但是,随着李自成兵败,满清进攻中原,四川的形势开始动荡起来。汉人地主豪强看到满洲军事贵族能给自己撑腰,于是纷纷造反,对起义军反攻倒算。

张献忠无奈,只能大开杀戒,屠杀的大门一旦打开便难以控制,大西政权在四川杀了不少无辜百姓,导致失去百姓信任,权力根基动摇了。

清顺治三年,八旗军进入四川,张献忠亲率主力抗敌,结果在一次前线侦查时,张献忠疏忽大意,竟然只带着几个随从,轻易短巾,结果被清军中的汉人叛徒看到。

叛徒给满清肃亲王豪格指出张献忠,豪格便用弓箭射伤了张献忠。

张献忠受伤,军心动摇,八旗军趁势进攻,起义军大败。

张献忠在悲愤中去世,临死前他将后世托付给他的几个部下,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几个干儿子。

他们分别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冯双礼等人。

最初孙可望等人逃出四川,只有千余兵马跟随,他们前往云贵等地发展。

此时南明小朝廷也到了云南,孙可望等人与南明合流,一同抗清。

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同心合力,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八旗军,尤其是李定国"两厥名王",天下震动,西大军余部打出了抗清战争的最辉煌战绩。

李定国后来保护明朝永历皇帝朱由榔逃亡云南南部,直到朱由榔被吴三桂杀死,李定国悲愤的病死,临死前他对部下交代,宁死不降满清。

李定国身死后,他的部队继续留在云南南部抗敌,没有人投降满清,这支队伍也成为了大西军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