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 基辅传出爆炸声

2025-04-07 10:07  头条

2025年4月6日清晨5时10分,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中心的爆炸声划破夜空,俄军发动新一轮导弹袭击,导致3人受伤,多座建筑物受损。这场持续19个月的冲突中,基辅第43次拉响防空警报,再次将俄乌战场的前沿推回首都。

精确打击还是无差别攻击?

袭击集中在基辅三个工业区:达尔尼茨基区的仓库群燃起大火,奥博隆区一栋四层办公楼被导弹贯穿起火,索洛缅斯基区的家具厂厂房坍塌。基辅市长克利奇科强调,所有被袭建筑均为"非居民设施",但社交媒体流传的现场视频显示,距离爆炸点300米处即有公寓楼玻璃震碎。乌空军称拦截了13枚导弹和40架无人机,但俄军仍成功突破防线,动用了"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等混合打击手段。

俄乌双方对袭击性质各执一词:俄国防部宣称打击目标是"西方教官与乌军指挥官的会面场所",而乌情报总局反驳称俄军故意使用集束弹头攻击居民区。这种"罗生门"在俄乌冲突中已成常态--就在两天克里维里赫市居民区遭袭导致18人死亡,俄方同样声称击中了"军事决策中心"。

尽管此次袭击未造成大规模伤亡,但3名伤者均为凌晨值班的仓库安保和工厂技工。基辅市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出动128名救援人员、27辆消防车扑灭6处火点,耗时2小时17分钟控制火势。值得关注的是,袭击发生前48小时,泽连斯基刚宣布乌军在俄库尔斯克州牵制6.4万俄军,此次基辅遇袭被视作俄方"以攻代守"的报复行动。

与2024年7月儿童医院遇袭引发全球谴责不同,此次基辅遭袭后,G7国家仅发布例行性关切声明。分析认为,西方对乌军援已从巅峰期的每月48亿美元骤降至9亿美元,美欧的"援乌疲劳症"正削弱其道德立场。而俄方通过将打击目标限定为工业设施,试图规避"袭击民用目标"的指控。

当防空警报成为基辅市民的晨间闹钟,这座千万人口都市的创伤早已超越肉体伤害。正如现场消防队长谢尔盖所言:"我们扑灭的是明火,但战争在每个人心里烧出的空洞,永远无法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