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典之下显铁腕。6月22日至25日期间,伊朗司法机构果断处决多名被证实为摩萨德效力的间谍,其中三人因走私暗杀设备致政治人物遇害而被施以绞刑。情报部门直言,这场与摩萨德、美国中情局及英国军情六处的"无形战争"正进入白热化。司法部门同步收紧网络管控,向民众发出警示短信:关注以色列关联账号即属犯罪。刀刃向内的举措,彰显伊朗政权在动荡中巩固权威的强硬姿态。
而在太平洋彼岸,美国对伊朗的渗透行动同样枕戈待旦。移民和海关执法局近期在全美至少8个州、9个城市突击拘捕130名伊朗公民。美方指称,部分被捕者曾服役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并与黎巴嫩真主党关系密切,另有人涉毒品、枪支及盗窃等重罪。尽管未明确指向具体恐袭阴谋,但联邦调查局已调集资源严密监控伊朗潜在威胁,担忧其在美境内发动报复袭击。
伊朗(资料图)
美国的反制不止于国内执法。7月3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再度挥动制裁大棒,宣布对协助伊朗石油贸易的伊拉克公司网络及运输船队实施封锁。同日,7名黎巴嫩真主党高级官员及一家关联金融机构亦被列入黑名单。美方称此举旨在切断伊朗经济命脉及其代理人的资金链。
从德黑兰街头的短信警报到华盛顿的制裁公文,一场超越传统战场的多维博弈正在展开。伊朗以"内安优先"名义强化无差别监管,美国则以"反恐"为由扩大外籍群体审查。这场隐蔽战线上的交锋,折射出中东地缘冲突的复杂本质--当炮火暂息时,情报暗战与法律攻防正成为大国角力的新前沿。伊朗能否真正肃清渗透网络?星链禁令会否催生科技铁幕?美伊对抗的下个引爆点又在何处?硝烟背后的无形战场,胜负或许更为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