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都蛰伏的这段时间,蒙哥一边派二弟忽必烈远征大理国,为灭亡南宋做准备;一边又命三弟旭烈兀远征波斯,同时也牵制金帐汗国的拔都。
蒙哥有这种举动也不奇怪,无论是征服大理,波斯,还是南宋都是为蒙古帝国开疆拓土。而让旭烈兀通过西征波斯去牵制金帐汗国,也是蒙哥不想让金帐汗国从蒙古帝国分离出去。
但蒙哥让旭烈兀牵制金帐汗国的举动,不仅没能收获一丝一毫的好处,反而让伊犁地区的海都和金帐汗国结成了同盟。
特别是公元1256年,金帐汗国的大汗拔都死后,新继位的别儿哥更是和海都站在了一起,打算联手瓜分了察合台汗国。
由于此时的蒙哥正在攻打南宋,对于别儿哥和海都的串通一气,蒙哥选择了隐忍不发。但让蒙哥没想到的是,公元1259年,他自己竟然战死在了南宋四川的钓鱼城。
蒙哥死后,他的二弟忽必烈和四弟阿里不哥在蒙古高原因为汗位的归属大打出手。而旭烈兀则在征服的波斯地区建立伊利汗国。
在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争斗中,阿里不哥获得了蒙哥的儿子,以及金帐汗国,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支持;而忽必烈则获得了旭烈兀的伊利汗国以及铁木真的弟弟们的后代,还有中原汉地的支持。
而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则趁此动乱之机,一步步统一了窝阔台汗国。
在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兄弟二人的争斗中,阿里不哥坚持蒙古传统,属于保守派;忽必烈由于经营汉地多年,又想获得汉家世侯的支持,故而忽必烈一直在自己的领地推行汉化。
因此忽必烈便遭到了不少蒙古宗王的反对。
但最终,忽必烈还是通过五年的战争,利用中原汉地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击败了坚守蒙古传统的阿里不哥,并几度攻入蒙古帝国的都城哈拉和林,平推了他自己的老家。
在蒙古黄金家族的西道诸王眼中,忽必烈这种行为就属于背叛黄金家族。同时,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间的争斗,更是让蒙古帝国损失了数以万计的军队和将领。
忽必烈阿里不哥长达五年的争斗,让拖雷家族元气大伤。故而,公元1269年,在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四年之后,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以及窝阔台汗国的海都,在中亚的塔拉斯河结成联盟,共同讨伐忽必烈。
同时,中亚的金帐汗国又在高加索地区和伊尔汗国鏖战。
所以,即便忽必烈在公元1265年击败了阿里不哥,成为了蒙古高原至高无上的大汗,但是此时他却不能向蒙哥一样,对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以及伊尔汗国进行有效掌控。
此时,登上蒙古大汗之位的忽必烈不仅不能掌控这四大汗国,反而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还要反过来讨伐他。
故而,忽必烈在战胜阿里不哥之后,蒙古帝国已经名存实亡。昔日那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此时已经分成了西边的四大汗国和东边忽必烈统御的蒙古本土五部分。
不仅如此,在公元1270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又联合察合台汗国一起攻打忽必烈统治的西北地区。
公元1271年,已经无力掌控蒙古四大汗国的忽必烈干脆抛弃蒙古帝国,在燕京(今北京)地区,效仿中原王朝,建国大元,从此抛弃蒙古,并入到了华夏正统之中。
随着忽必烈建立大元王朝,昔日那个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再也不复存在。
故而,蒙古帝国在拖雷的儿子忽必烈手中终结。
所以,拖雷的儿子忽必烈是毁灭蒙古帝国的第三个人。
海都彻底焚毁蒙古旧都哈拉和林
尽管忽必烈已经建立了大元王朝,并且再也不管西边蒙古四大汗国的事情了。但是窝阔台汗国的海都却仍旧不打算放过忽必烈。
在此后的30年间,海都不仅联合察合台汗国一起攻打忽必烈的西北边境,大杀天山南北,而且海都还利用蒙古东道诸王对忽必烈的不满,煽动铁木真弟弟的后代们一起反抗忽必烈。
而忽必烈的后半生,几乎都在平定蒙古各大宗王的叛乱。而窝阔台汗国的海都不仅利用忽必烈的反对者让忽必烈疲于奔命,而且其本人还带军在公元1287年和公元1289年,两次攻陷蒙古帝国以前的都城哈拉和林,并且将哈拉和林焚毁。
哈拉和林的毁灭,让蒙古帝国的龙兴之地也不复存在。
故而,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则成为彻底毁灭蒙古帝国的第四个人。
纵观蒙古帝国短暂的一生,它先是遭遇术赤之子拔都的分裂,而后又遭遇蒙哥对窝阔台家族的和察合台家族的屠杀,再后来又遭遇拖雷家族忽必烈的汉化,直至最后被窝阔台的孙子焚毁了都城。
故而,黄金家族历经50余年建立的蒙古帝国,最后却毁在了术赤之子拔都、拖雷之子蒙哥,和忽必烈、以及窝阔台之孙海都手中。
如此强大的帝国,最后落得这样一个结局,令人不禁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