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孟加拉国北部的拉莫尼哈特区,一片尘封多年的二战空军基地突然热闹起来。废弃的跑道旁,工人们清理杂草,测量设备在4公里长的滑道上来回忙碌。
据印度媒体报道,这座曾是亚洲最大机场之一的老基地,正计划在中国的帮助下重焕生机。这里距离印度边境仅20公里,距离连接印度东北七邦的西里古里走廊不过135公里,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新德里掀起轩然大波。
更让人不安的是,传闻孟加拉国可能采购中国歼-10C战机,甚至允许中国或巴基斯坦空军使用这座基地。印度安全专家警告,若中国战机真的入驻,东北七邦--这片5000万人口的土地--可能在战略上被孤立,变成"飞地"。
一场意外的"重启"计划
拉莫尼哈特空军基地的故事,要从近百年前说起。1931年,这片位于孟加拉国朗布尔区的土地被建成军事机场,二战期间成为盟军的重要枢纽。4公里长的跑道、巨大的停机坪、宽敞的机库,曾经见证过飞往缅甸和东南亚的战机起降。1971年孟加拉国独立后,政府计划将这里改建为空军总部,但资金和技术不足,基地渐渐荒废。从之前的照片来看,飞行跑道上已长满了野草。
2025年初,这个沉睡的巨人突然被唤醒。印度《欧亚时报》率先披露,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领导人穆罕默德·尤努斯在访华期间,邀请中国开发拉莫尼哈特基地,计划将其升级为可容纳70架战机的现代化设施。根据印媒消息称,中国官员已实地考察,巴基斯坦公司可能作为分包商参与建设。
从地缘上看,这个基地对印度的影响是致命的。因为这里距离印度西里古里走廊--俗称"鸡脖子"的战略咽喉--仅135-160公里。印度《第一邮报》报道,印度东部军区已加强对基地的监控,情报机构甚至发现巴基斯坦高官2025年1月曾访问附近区域。
然而,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并不明确。孟加拉国和中方从未官方确认合作计划。该基地或许要开发,但具体用途还不明确。
虽然消息仍扑朔迷离,但有一点可以证实中孟关系在急速拉近,中孟两国的军事合作正在变得更紧密,特别是孟加拉政坛剧变之后。
中孟军事合作的"加速度"
事实上,中国与孟加拉国的军事关系,早已不是新鲜事。自1975年建交以来,中国一直是孟加拉国最大的武器供应商。2002年,两国签署国防合作协议,涵盖武器销售、人员训练和国防生产。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2019-2023年,中国占孟加拉国武器进口的72%,占中国全球武器出口的11%。
孟加拉国军队的装备清单,读起来像中国军工的展示目录:海军有明级柴电潜艇和沙迪诺塔级护卫舰,空军飞着F-7BGI战斗机和K-8W教练机,陆军配备MBT-2000坦克和SH-15自行火炮。甚至小型武器,如步枪和便携式防空导弹,也多是中国制造。
基础设施合作同样深厚。2023年,谢赫·哈西娜前总理在考克斯巴扎尔启用由中国投资12.1亿美元建造的潜艇基地,可停靠潜艇和军舰。2024年5月,中孟首次举行联合军演"金色友谊-2024",模拟反恐任务,地点就在达卡附近的展览中心。这些合作让孟加拉国军队在"力量目标2030"计划下加速现代化,目标是打造一支能威慑邻国的武装力量。
由此可见,孟加拉国自建国以来,就将中国视为不可或缺的伙伴。原因很简单:中国武器价格低廉,且不附加政治条件,远比西方供应商灵活。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支持让孟加拉国在南亚的地缘棋局中有了更多筹码,尤其是在与印度的博弈中。
政局动荡后的外交转向
2024年8月,孟加拉国政坛风云突变。谢赫·哈西娜领导的人民联盟政府因大规模抗议倒台,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接任临时政府领导人。哈西娜时期,孟加拉国与印度关系密切,哈西娜被视为亲印派。然而,她也小心翼翼地平衡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确保不彻底倒向任何一方。
尤努斯上台后,这种平衡被打破。2024年10月,中国海军两艘军舰访问吉大港,临时政府公开表示希望深化国防合作。2025年2-3月,孟加拉国代表团访华,商讨采购歼-10C或JF-17战机,并推动特斯塔河大坝等项目转由中国主导,取代原与印度的合作。
尤努斯在访华时发表争议性言论,称印度东北七邦锁住了孟加拉,孟加拉国是"印度洋的守护者",暗示可为中国提供贸易和战略通道,云云。这番话激怒了印度,许多专家大谈尤努斯有反印倾向"。
更令印度不安的是,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关系也在迅速升温。众所周知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曾为一国,曾一度闹得很不愉快。据孟加拉自己说,巴基斯坦曾屠杀了300万孟加拉人。哈西娜时期,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十分冷淡,甚至是恶劣。
但是新政府上台后,巴孟关系迅速升温。2025年2月,两国开通53年来首条直航贸易航线。在5月的三日印巴战争中,孟加拉人民旗帜鲜明地站在巴基斯坦一边,甚至还有孟加拉退休军官扬言,要趁机攻占印度东北七邦,打破印度对孟加拉的三面包围。
如今印度听到中国要帮助孟加拉开发二战空军基地,又怎能不慌呢?中式武器,特别是在印巴大战中大放异彩的歼10C一旦入驻,原本只有一根"鸡脖子"联系的东北七邦就可能成为飞地。
西里古里走廊的阴影
所谓"鸡脖子",就是著名的西里古里走廊。这条宽仅22公里、长60公里的狭长地带,连接印度东北七邦(阿萨姆、米佐拉姆、那加兰、梅加拉亚、特里普拉、曼尼普尔、锡金)与本土,是5000万人口和印度东部军区的生命线。该走廊被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国包围,北面是中国,战略上脆弱无比,被称为印度的"阿喀琉斯之踵"。
与此同时,由于与本土联系不足,东北七邦都有独立倾向,其中锡金邦原本干脆就是个被印度吞并的国家。可以想象,一旦西里古里走廊被吞并,东北七邦真有可能独立。
印度专家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拉莫尼哈特基地若部署歼-10C战机(作战半径约1100公里),可覆盖西里古里走廊、东北七邦,甚至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
前印度陆军中将阿尼尔·阿胡贾指出,基地将增强中国对印度东北部的监视能力,威胁后勤补给线,尤其对安达曼群岛的海上控制构成挑战,印度七邦将被包围。另一位退役中将苏布拉塔·萨哈则认为,基地在和平时期可监视印度军事活动,在冲突中却因靠近边境(仅20公里)易被印度空袭。
但"切断东北七邦"的说法有些夸大。歼-10C若由孟加拉国空军操作,需中国提供培训和后勤,短期内难以形成战斗力。直接让中国空军入驻则几乎不可能:孟加拉国与印度共享4096公里边境,经济高度依赖印度,允许中国军事存在可能引发印度报复,甚至重复1971年印巴战争的后果。
更可能的情况是,基地为孟加拉国空军现代化服务,中国通过提供基建里扩大中国在孟加拉湾的影响,同时也赚取一些基建费用。。这种"软性威胁"虽不至于切断走廊,却足以让印度在东北部和孟加拉湾的战略布局更复杂
这场风波的本质,是南亚地缘政治的微妙博弈。孟加拉国想借中国和巴基斯坦提升话语权,但不敢彻底倒向一方;中国寻求扩大孟加拉湾影响力,但不想和印度起直接冲突。印度则必须在警惕中保持克制,避免将孟加拉国推向对手怀抱。拉莫尼哈特基地的未来,可能是军事现代化的起点,也可能是地区冲突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