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又挖到大宝藏了!科研人员在湖南万古金矿田又发现了40多条金矿脉,金矿储量预测也达到千吨级别。而按照市值来计算的话,这次的价值直接就达到了6000亿元,在全球范围也称得上是一个"宝藏"了!那这次的金矿到底是怎么发现的呢?对我们的意义又怎样呢?
就在今天早些时候,平江县万古金矿田又有了阶段性的成功,到现在已经是成功探获40多条金矿脉,累计黄金资源量已突破300吨,远景储量预测甚至超过1000吨。
从发现的矿脉分布来看,湖南这片土地承载的不仅是黄金,还有极大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发现的这40多条金矿脉,分布于2000米以上的地层,地质专家形容它们"如同树根一样",沿着深部延伸。
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在开发过程中更容易定位资源,从而提高开采效率,减少勘探浪费。除了这些,在湖南万古金矿田发现的金矿质量还十分的不错。
金品位最高的矿石可达138克/吨,但是行业内通常只需3-5克/吨的品位就能具备商业开采价值。这就是说这次发现的许多矿脉的含金量几乎是普通金矿的十倍。
而且勘探的时候55个钻探孔中有48个都发现金矿,见矿率高达87.3%,这说明在地下的金矿不仅储量大,而且分布均匀。这样的黄金品质确实是可遇不可求,更别说除了核心区之外,外围区域也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地质学家通过三维地质建模和大地电磁探测在外围钻探区域,识别出多个潜在的矿脉。虽然目前还未全面展开勘探,但已有明确的金矿信号,专家还预测这些外围区域有望再新增数百吨的黄金储量。这么大的规模、这样多的矿产,这样高质量的产出,整的看下来,这次的发现确实是意义重大!
湖南发现40条金矿脉,意义重大
金矿储量向来被看作一个国家资源富足与经济韧性的一个指标。而这次湖南万古金矿田探获超千吨的黄金储量,更是很罕见。
目前全球黄金总储量约54770吨,中国黄金储量约3000吨,而万古金矿田的潜在储量,已经占到全国储量的三分之一。可以说,这样的发现直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矿产资源竞争中的地位。
而且从产量上看,上一年全球矿产金产量就有3646吨,其中俄罗斯以322吨居次,澳大利亚以294吨排名第三,而中国以519吨位居第一。此次万古金矿田的发现,不仅巩固了我国第一产金国的地位,还为全球黄金市场注入了新的供应潜力。
而除了提升国际地位之外,黄金对我们国家经济的意义也很重大,它是国际储备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特别是在经济波动频繁的当下,拥有足够的黄金储备就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中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此次万古金矿田的黄金按目前国际金价计算价值能达到6000亿元,直接为国家的经济"蓄水池"注入了新活力。
不仅如此,金矿的开发还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资源的开采、运输、加工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延伸,意味着大量就业岗位的产生。
就比如说山东西岭金矿的例子,其储量为580吨,年产量可以支撑一个特大型矿山满负荷运转30年以上。估算一下的话,万古金矿田的经济效益就不用多说了。
不过黄金的发现,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它既能作为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在必要时稳定汇率和货币信用。尤其是在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的趋势下,黄金还能增强国家国际资信,提高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
说到这里,估计有人会觉得奇怪了,这次的金矿既然这么重要,这么的与众不同,为什么要说"又发现了大宝藏"呢?
其实我国金矿资源的接连发现,早已不是偶然,而是战略行动与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就在湖南万古金矿田传出佳音之前,青海柴达木南北缘金矿新增金资源量43.2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过200亿元。
而青海的这次勘探采用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结合五龙沟和滩间山的深部找矿有效方法,成功划定了12处找矿靶区。这些靶区的新增金资源量虽占全国总量比例不高,但为青海省的矿产经济注入了活力。
从三维地质建模到音频大地电磁探测,从深部靶区定位到生态保护设计,我国矿产勘探与开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这不仅提高了找矿的精准度,还大幅降低了资源浪费,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我们也是一个"大宝藏",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