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关税协定问题还没有搞定,现在又开始针对中国出手。对于日本来说,当下最紧迫的事情就是和美国达成关税协议,而且面对美国的关税协议,美国财政更是给全球下了最后通牒,再不达成协议,关税都将恢复到解放日。
日本突然说要对中国网购的小包裹加税,背后其实是被美国逼急了。美国一直压着日本签关税协议,日本扛不住,转头就对中国出招,这操作像极了"打不过老大,就欺负老三"。
日本的小包裹加税政策,说白了就是针对中国电商平台。像Temu、SHEIN这些中国平台在日本卖货太猛,去年日本进口的1万日元以下小包裹有1.7亿件,比五年前翻了五倍。这些小商品价格低,日本本地商家根本拼不过。比如日本资生堂的销售额直接被挤掉12%,本土服装店、杂货铺也天天喊亏钱。日本政府一看,干脆加税,想用涨价逼中国商品卖不动。
但日本这招其实是跟美国学的。美国今年5月刚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逼得Temu和SHEIN涨价20%。欧盟也计划对小包裹收2欧元手续费,越南、墨西哥早就动手了。日本这时候跟进,表面说是"维护公平竞争",实际就是眼红中国电商太能卖,想给自家商家腾地方。
更关键的是,日本现在被美国拿捏得死死的。美国逼日本买更多玉米、大豆,还要日本汽车企业多交税。日本车企在美国卖一辆车,每小时就亏1.45亿日元。为了讨好美国,日本只能硬着头皮加税表忠心。但这么干风险很大--中国是日本汽车零部件的最大供应国,丰田、本田30%的零件都靠中国工厂。要是中国也报复性加税,日本车企生产线分分钟停工。
其实日本自己心里也虚。去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占三成,比美国、德国高得多。小到LED彩灯,大到空调零件,日本商家根本离不开中国货。现在加税看似护住了本土企业,但消费者买贵了要骂,中国企业要是不玩了,日本超市货架都得空一半。
说到底,日本这波操作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既不敢得罪美国,又舍不得中国市场。但现实很残酷--中国去年给日本贡献了20%的出口额,美国只占15%。真要二选一,日本怕是两头都捞不着好。就像家里装修,为了省工钱得罪了水电师傅,结果装到一半发现水管漏了,还得低头求人回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