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脸不要脸?“第三国”下场,美不敢做的事它敢?解放军火速出动

2024-09-22 09:56  头条

2024年9月7日,外媒报道,德军舰计划将在今年9月中旬穿越台湾海峡。这也将是德军舰自2002年以来,首次穿越台湾海峡。

这一行为不仅挑战了中国的底线,遭到中国外交部的严正警告,更反映出德国在中美博弈中的尴尬处境。

随着地缘政治局势日益复杂,中德关系面临新的考验。

德军舰将穿越台湾海峡

2024年9月7日,德国《明镜周刊》爆出猛料,称正在亚太地区参加联合军演的德国海军"巴登-符腾堡号"护卫舰和"法兰克福号"补给舰编队,即将在2024年9月中旬从韩国仁川启航前往菲律宾和印尼。

而在这一短暂的航程中,德国军舰计划穿越台湾海峡,且并没有打算正式告知中国此次舰艇通过台湾海峡的行动,以强调此次航行是正常的。

近年来,美国一直在鼓吹所谓"印太战略",意图遏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崛起的影响力。

不难看出,作为美国的盟友,德国需要在印太地区展现足够的存在感,向美方展现对华强硬立场,体现在印太问题上与美国"保持高度一致"。

事实上,早在2024年5月德国舰队从国内出发前往亚太之初,中方就已明确警告德军不要企图穿越台湾海峡。

而自德国"巴登符腾堡"号护卫舰和"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号补给舰启程前往太平洋执行训练任务以来。西方媒体就不断渲染德军舰穿越台湾海峡的可能。

2024年8月19日,英国路透社引述两艘德国军舰指挥官的话报道称,德军舰队当前正在等待柏林方面的最终指令。

针对此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当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表态称,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所谓"航行自由"为由,危害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利益。

如今,在德军舰有意穿越台海的消息被德媒曝光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9月9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再次强硬地重申了这一观点。

德国公然站队

近年来,德国公然倒向美国阵营,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力度明显加大,引发了广泛争议。

2020年9月,德国政府首次推出了所谓"印太政策指导方针",将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上升为德国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重点领域。

2021年12月15日,一艘德国海军舰艇在赴亚太地区执行任务时,公然穿越了中国在南海岛礁的附近海域。

2022年9月28日,德国空军更是首次将欧洲战斗机部队派驻到日本,与日美联军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联合军事演习,规模和阵势之大前所未有。

这些举措无疑是在配合美国,旨在向中国施加军事压力,体现在涉及南海主权、台海局势等敏感地区问题上的立场。

然而,这也与德国作为欧洲大国、维护多边主义和独立外交政策的传统路线存在明显偏差,与德国的实际利益和发展需求不符。

但作为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经济发展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23年,德国在华直接投资达到119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

德国工商联合会的调查显示,超过90%的德国在华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当前的一些困难可在3-5年内克服。

然而,这种经济上的热情与德国在政治上的谨慎形成了鲜明对比。

2023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出台了一份对华战略,要求德国企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引发了德国政界的担忧。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表示,不赞同与中国"脱钩"或通过结盟对付中国,而是要与中国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中德关系何去何从

从短期看,德国在中美战略博弈中选择站队美国,这或许能够巩固其同盟国的地位,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注定会为德国带来种种不利影响。

首先,德国与中国在经贸领域的联系密不可分。

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在机械、化工等领域保持着紧密合作。

一旦德国公然挺身美国对华施压,这种传统合作关系将受到严重冲击,德国企业在华利益也将遭受重创。

其次,站队美国势必会加剧德国与中国在地缘政治层面的对抗和摩擦,进一步恶化两国关系。

一旦陷入与中国对立的僵局,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也将无处伸展。

再者,德国一贯追求战略自主,倡导多边主义,在国际事务中谋求独立地位。

若德国一味追随美国的脚步,等于是放弃了自己长期以来的外交理念,大大减损德国的国际影响力。

更为重要的是,即便德国选择亲美反华,也难以改变中国在世界大国中日渐上升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不可忽视。

倘若在中美之间强行选边站队,德国未来将面临长期被边缘化的风险。

可以说,选边站队美国对华施压,并非德国的最佳选择。

面对复杂局势,德国应该秉持务实和理性的态度,在维护传统盟友关系的同时,致力于加强与中国的沟通与合作,尊重中国主权,才能在大国博弈中保持平衡。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