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对华关系出问题根本原因何在?一文解析(2)

2024-12-03 10:42  网易

这一系列的措施给立陶宛的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就拿牛肉出口受限来说,这一情况影响到的农业家庭多达8万多个,涉及人数将近40多万。除此之外,德国马牌轮胎、海拉集团等企业纷纷从立陶宛撤资,由此造成相关生产链断裂,大量的就业岗位也随之流失。

立陶宛觉得在这场外交冒险里,能够通过牺牲对华市场的方式来获取美国的经济援助。美国确实给予了一些贷款和信贷支持,然而这些都附带着高额利息与苛刻条件,与失去中国市场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相比,差得很远。而且,美国甚至都没有明确对立陶宛设立台湾地区代表处的行为予以支持,而是持相对保留的态度。实际上,就连立陶宛的盟友欧盟,也对立陶宛的过激行为表现出了不满与保留态度。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时,立陶宛国内的经济数据不断恶化,这让其政府在国内外都难以承受。

帕卢茨卡斯虽释放出修复对华关系的信号,可他也强调,立陶宛不会不计代价地去修复对华关系,其领导的政府也不会改变现行政策,像继续维持与台湾地区的贸易联系这种情况就不会改变。他声称,外交关系是交换意见和信息的一种方式,这并非意味着软弱或者要作出牺牲。另外,据报道,帕卢茨卡斯早些时候就重申过,未来的政府不会反对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也不反对让立陶宛大使重返北京的想法,不过他又称新政府"不会作出任何特殊让步或者其他类似的事情"。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任何试图挑战这一原则的行为都会遭到坚决反对。当前立陶宛政府的举动就是在挑战这一原则,这种做法不但损害了中立关系,还引发了广泛争议。

立陶宛是一个小国,其外交空间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它需要认真反思自身的外交政策。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立陶宛要平衡好与各大国的关系,而与中国的关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立陶宛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就必然要尊重中国的底线,停止支持台湾地区。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