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370亿大单,中国终于下单美国大豆了

2025-11-25 23:09  头条

据联合早报报道,中粮集团日前购买了20船美豆,将从美太平洋西北港口和墨西哥湾装运。与此同时,英国路透社报道,24日有3艘货船分头前往两大码头,装载大豆和高粱,即将在11月末抵达,装船后随即运往中国。

说到这里想必有朋友会问了,为何美国大豆比巴西豆贵还买?因为中国在买大豆,从来不是"买便宜的",而是买稳的、买快的、买能保供应的。美国大豆比巴西、阿根廷大豆要贵,中国还一口气买了84万吨,这背后不是单纯为何想缓和中美关系,而是综合权衡。

美国大豆最大的优势不是价格,而是它发得出、到得快、品质稳定、风险小。南美大豆经常遇到港口罢工、内陆运输厌恶、天气影响收割以及政治因素导致出口时紧时松,而美国供应链高度标准化,节奏稳如老狗。对中国这种超大规模采购国来说:稳定比省几美元更值钱。

另外,现在是中国的"补库窗口期",不能跟着南美节奏走了。巴西大豆主力集中在明年1-3月。但现在是 10-12 月,中国正好需要补库存:饲料企业要备货;生猪养殖要过冬;国储要保持可控库存水平。总的来说,南美此时没货,美国正当季。所以现在买南美是"等不起",不如直接从美国拉。

【美国农业部长】

第三点,美豆运输路程短,进一步说更快、更低风险。美国到中国航程通常是太平洋西北港口约 15 天,墨西哥湾在30 天左右。而南美动辄 40 天以上,而且还要看巴拿马运河或合恩角天气状况。在供应安全逻辑下,"快"就是价值。

第四点,中美政治气氛刚刚缓和一点,这是试探性"善意采购"。当前中美刚刚结束通话;美国暗示高端芯片H200芯片出口松动们再加上这次中国买美豆。这是一种典型的外交互动模式,释放一个稳定信号:你给合作空间,我也给你点订单。

总而言之,中国买美豆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稳、快、可控,而且能在中美气氛微妙变化的当口展示一点投资信号。南美豆价格低,但风险高、不及时;美国豆贵,却能立刻装船发货。

特朗普上台至今这接近一年的时间,可以看出中美相处模式是一边斗争一边谈。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一点在中美关系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中美之间:没有领土纠纷,没有宗教矛盾,没有必须你死我活的结构性冲突,经济上深度互补、互相依赖。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边科技脱钩、军事博弈不断。一边美国还得卖大豆、卖芯片、稳住市场。一边对抗,一边沟通,这就是中美的现实。特朗普上台后的这一年更是把这个模式放大到极致:吵得很凶,但利益又让双方必须坐下来谈。

24日晚中美通话,双方敲定特朗普26年4月访华事宜。同时特朗普向中方发出访美邀请。通话结束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中美情况在转好,中美关系牢不可破。

说白了,中美这通电话和特朗普的表态,都说明一件事--两国不可能翻脸,也不可能彻底翻篇。该斗的还要斗,但谁都知道必须把节奏踩住、把风险压住。中美关系不会步入蜜月期,但会变稳,这就是博弈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