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上午11时19分,中国海警2302舰的雷达屏幕上出现一个闪烁的光点,这艘正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的执法船立即启动识别程序,确认这是一架日本注册的民用飞机。
五分钟后当该飞机持续向领空纵深移动时,海警舰艇的舰载直升机紧急升空,随后日本航空自卫队也紧急起飞战机。
短短数分钟,钓鱼岛上空风云突变,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较量再次进入白热化阶段。
日本防卫省随后公开承认,当天确实派出航空自卫队F-15战斗机前往相关空域,这是自2021年以来日本首次在钓鱼岛争端中动用军用战机,不过日本政府却解释说是为了"保护民用飞行器安全",战斗机没有携带武器,也没有进行任何攻击。
但不管怎么说,日本出动军用战机,已经让事态产生了性质上的变化,虽然日本并没有开火,但这样的做法完全可以视为对我国领海主权的挑衅。
一直以来,日本针对钓鱼岛问题采用了一种类似"切香肠"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一次性采取大的动作,而是像切香肠一样,每次都切下一小片。
日本之所以这样做,背后有多种战略目的在推动,它想摸清中国的容忍程度,并在国际上制造对它有利的舆论,同时配合美日同盟的战略部署。
通过制造这个地区的紧张气氛,日本试图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受害者",以便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这样它就可以为自己的军事扩张和提升在地区的影响力找到理由。
但中国不可能对日本的挑衅行为姑息,日本敢试探一次,中国就亮明一次强硬的态度。
根据我国海警局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在钓鱼岛海域累计实施维权执法行动352天,创下连续巡航纪录,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巡逻已经成为常态,巡逻次数也在逐年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5月3日当天正值日本"宪法纪念日",在这个纪念和平宪法的日子,日本却在钓鱼岛做出这样冒险的举动,实在值得玩味。
面对日本的挑衅行为,中国表明维护国家主权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毫不动摇,我国海警局发言人发出明确且坚定的声音: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我们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违法活动。中国海警将持续在钓鱼岛领海领空开展维权执法活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国海警2025.05.03《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日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发表谈话》
而一些"台独"分子,也趁机撒寒风点火,开启了舆论的狂欢,当天多家台媒报道此事时称"中国军机入侵'日本领空'",颠倒黑白的说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台媒相关报道
不管中日关系如何演变,都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固有事实,从1970年代开始日本凭借"美日安保条约",企图公然侵占钓鱼岛后,岛内人民就发起过声势浩大的"保钓运动",两岸人民一同捍卫着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1970年台湾保钓运动
然而如今多家台媒公然"卖国",把属于中国捍卫领海领空的正当行为说成是"入侵",无疑是被西方势力当成了"枪"使,在一些台媒发出报道后,众多台湾网友喊话"立马道歉"。
钓鱼岛的未来走向难以预测,日本的行动是否会更加激进,中日两国能否找到和平解决的方法,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要知道钓鱼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影响中日两国关系的好坏,还会影响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就目前来看,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在避免局势升级的前提下, 积极地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化解争端,但我国的忍耐也是有底线的,如果日本再而三的执迷不悟,我国必定会坚定捍卫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不惜一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