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成日本首相了?高市早苗遭遇开门黑

2025-10-10 16:24  头条

10月7日,高市早苗与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的首次联合执政磋商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结果并不理想,双方在自民党政治资金丑闻后的改革问题上意见分歧明显。公明党坚持要求自民党必须彻查资金丑闻,严禁党支部以下层级接收企业捐款,以恢复公众信任。但自民党担心过度限制会削弱党内资金来源,反应十分保守。

双方会议结束后,高市早苗收到了一个噩耗,自民党原定于10月15日召开临时国会,正式任命高市早苗为首相,但这一安排已难以落实,投票时间或将推迟至10月20日或21日。而这件事意味着,她的首相任命存在变数,同时也说明自民党和公明党的关系出现了变化。

实际上,从双方谈崩的结果就能看出来,自民党和公明党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经从"互相依赖"变成"互相防备",公明党内部甚至传出要退出联合执政的声音。这对高市来说,几乎等于地基松动,因为没有公明党的议席支持,她在国会就拿不到多数票,也无法被指名为首相。

所以,她不得不后退一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高市已经决定放弃今年秋季例行大祭期间的靖国神社参拜,以免引发中韩的外交反弹。事实上,高市的"后退一步",并非出于个人意愿,而是出于政治现实。

这是因为公明党长期在历史问题上持温和立场,认为参拜靖国神社会破坏日本与邻国的信任基础。齐藤铁夫在会谈中明确表示,日本正面临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加强合作的外部安全环境,不应再让历史问题成为外交障碍。

更别说,当前日本正寻求在本月底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和中国会面,她的幕僚甚至明确表示,"高市不希望在首脑会谈前被卷入任何外交争议。"这句话几乎意味着,她已经意识到必须稳住中日关系,否则她的首相任期可能从一开始就陷入孤立。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计划本月下旬访日,再加上东盟系列会议和APEC领导人会议接连召开,高市若不能尽快就任首相,日本将陷入"外交空窗期"。这对一个刚经历领导层更替、内阁还未组建的新政府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局面。

这一系列压力逼得高市早苗不得不做出妥协姿态,缓解跟公明党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让步并不能解决她的根本问题,日本国内保守派的反弹已经开始。部分自民党议员担心,放弃参拜靖国神社会削弱党内凝聚力,甚至影响她的政治合法性。她的"退一步",可能换来外交上的平衡,却也埋下党内动荡的伏笔。

而公明党显然不会轻易放手,齐藤铁夫在记者会上再次强调,政治资金丑闻必须彻底调查,否则合作无从谈起。丑闻的核心是自民党议员非法接收企业和政治团体捐款,并以"名目不明支出"形式隐匿账目。如果高市无法在这件事上拿出行动,那么她就很难坐上首相宝座。

同时,就算她获得公明党支持当上日本首相,至少也面临着三道难题,即政治资金改革、联合执政和外交平衡。政治改革关乎她的执政正当性;联合执政则意味她在政策推行时将处于"软肋"状态;外交平衡则直接影响日本的国际地位。而这三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共同的问题:日本政坛的结构性僵化。

自民党长期执政,使得日本的政治早已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党内派阀、财团、官僚构成了牢固的利益链条。改革者往往在上台前高喊变革,一旦进入体制就被同化。安倍曾试图通过经济政策重塑日本实力,但最终仍被丑闻拖垮。石破茂以"清廉改革者"形象出发,也在任一年后被迫下台。如今,高市早苗的开局,正在重复同样的轨迹。

总而言之,高市早苗的未来,取决于她能否在政治妥协与领导力之间找到平衡,如果她继续迎合保守派,就难以重建公众信任;如果她彻底倒向温和派,又会失去党内基础。她必须在"旧时代的规则"与"新时代的期待"之间作出选择。高市早苗或许会当上日本首相,但她要成为一个"能执政的首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的开局已经注定不平顺,而接下来,每一步都将决定她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日本政治新篇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