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麦郎:至今未系统学习过音乐,需要提升的是创作再谨慎些(2)

2025-07-21 15:22  头条

专业音乐人会讲究押韵、意象、旋律结构,但庞麦郎似乎完全不管这些。他的创作更像在写日记,想到什么就唱什么。没有华丽的修辞,没有复杂的隐喻,只有具体的场景:商店里翻找鞋子的焦急,回家路上反复练习的雀跃,舞池里想表现又怕出错的紧张。这些细节太真实了,真实到每个普通人都能从里看到自己--第一次拥有心爱之物时的狂喜,第一次想在人群中证明自己的忐忑。

有人说,庞麦郎的歌是"音乐车祸现场":跑调、节奏混乱、编曲粗糙。可就是这样一首"不专业"的歌,却成了十年后还能在短视频里听到的旋律。为什么?

或许因为他的音乐里,藏着专业训练给不了的"野生力量"。学过音乐的人,创作时难免会被乐理、市场、评价体系束缚,会下意识地想"这样写够不够高级""听众会不会喜欢"。但庞麦郎没有这些负担,他的歌就是情绪的自然流淌:想要一双滑板鞋的渴望,是真的;穿上鞋后想"在舞池中央发光"的憧憬,也是真的。这种不加修饰的真诚,比任何精密计算的旋律都更能戳中人心。

就像他在另一首歌里唱的"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的故事充满了色彩",他的音乐从来不是"作品",而是他生活的切片。没有学过音乐的他,反而成了最纯粹的"生活记录者"--用五音不全的嗓子,把小镇青年的喜怒哀乐唱成了时代的背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