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两栖作战,很多人都会想到二战时期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这场盟军发起的突袭战是二战转折点,尽管德军之前料到盟军会在沿海登陆,但无法确定具体地点,只能分兵驻防,最终的结果就是哪里都守不住。以史为鉴,如果未来台海地区发生军事冲突,解放军被迫决定武力统一,那么解放军也要面对如何开展两栖作战这个高难度课题,其中吨位达到4万吨的两栖攻击舰将是成败的关键。
近两年,不少网友都关注到中国海军已经在南部沿海地区修建了一个两栖作战训练场,该训练场模拟了登岛作战的环境,意味着中国解放军已经开始强化两栖部队的训练力度,以便应对云波诡谲的台海局势。那么问题来了,两栖作战究竟有什么难处?为什么世界各国在两栖作战问题上都保持谨慎态度,不敢轻易出手。
两栖登陆作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涉及到的兵种和领域非常多,需要海、陆、空三军的协作,同时导弹部队、天基卫星、电子战部队、网络空间作战等各个领域要各自发挥作用,实现高水平的协调,才能打好一场现代两栖作战。可以这么说,两栖作战是风险最大且成本最高的作战方式。
尤其是抢滩登陆部队,一旦上岸后就难有退路,最好的结果就是拿下滩头,站稳脚跟,但这并不容易。结合台海情况来看,台军已经装备了大量先进的导弹和反登陆武器。如果解放军发起行动,滩头必然是一片火海。在这种情况下,两栖登陆战对武器装备的要求就高了,必须要有快速瓦解对方防线的武器,例如两栖攻击舰和两栖船坞登陆舰。
过去中国一直缺乏此类战舰,但在近十几年,中国大力发展此类装备,已经研制了4万吨的075两栖攻击舰,2万吨的071船坞登陆舰,以及不同类型的气垫登陆艇和两栖战车,他们使得解放军海军陆战队的抢滩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的损失。
但在该领域,中国的准备还不充分,结合美国海军的情况来看。美国在两栖作战领域有丰富的经验,深知关键时刻空军和海军有可能被阻击,无法为登陆部队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持。所以美军大力发展两栖作战编队。这种编队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随时打,随时撤。所以中国现在也在发展独立的两栖作战编队,但武器装备系统还不够完善,仍需时日。
近几年,中国海军以"下饺子"的节奏打造大型战舰,可以预见的是,最多再有五六年,中国将具备很强的两栖作战能力,届时,中国海军几乎可以在全球80%的海岸地形环境下登陆,除非地形特别陡峭,否则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挡不住解放军。这意味着台湾岛周边80%的区域都可以登陆,这就是解放军稳操胜券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