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对华出口 美稀土独苗面临困境 特朗普紧急颁布法案(3)

2025-04-23 10:29  头条

中美的底牌较量

这场稀土大战说到底,是工业体系完整性的终极对决,中国手握三大杀手锏:全球最完备的稀土分离技术、占绝对主导的加工产能、还有深不见底的重稀土储备。

反观美国,MP公司折腾这么多年,精矿还得求着中国处理。就像战略与国际问题专家巴斯卡兰说的:"美国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供应链崩盘,要么低头谈判。"

但特朗普显然还想赌一把,新法案不仅要重建稀土产业链,还要在半导体、医药领域全面铺开"232调查",摆出全面脱钩的架势。

可现实很骨感:中国早在2023年的稀土专利申请量占全球86%,回收技术专利包揽了全球的前二十,美国现在才想起来搞研发,怕是连车尾灯都看不见了。

中国的破局之道

面对美方步步紧逼,中国其实早已成竹在胸,盛和资源面对MP断供,轻飘飘甩出一句"已构建多元化供应渠道",四川矿、独居石、海外进口随时能补上缺口。

这背后是中国深耕多年的全球布局--从缅甸离子型矿到澳洲合资项目,供应链早就不看美国脸色,更绝的是技术壁垒,重稀土分离这道坎,全世界除了中国没第二家能跨过去。

但居安思危才是正道,新能源车、风电装机量的暴涨,让国内稀土需求五年翻了两番。如何在保供应的同时守住出口优势?

中国祭出组合拳:严控战略资源出口、加速回收技术商用、布局第三代永磁材料研发。这招"以攻代守",既卡住美国命脉,又为未来技术革命埋下伏笔。

资源战争没有赢家

眼下这场稀土博弈,俨然成了中美战略竞争的缩影,特朗普政府想用关税大棒砸开生路,却困在技术荒漠里寸步难行;中国看似稳坐钓鱼台,却也在和时间赛跑。

但历史告诉我们,资源争夺从来都是双刃剑--上世纪日本"稀土危机"催生了材料革命,谁又能保证美国不会绝处逢生?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可预见的未来,稀土仍将是大国较量的核心战场,中国的优势在于未雨绸缪的布局,而美国的软肋恰是急功近利的短视。

当F-35战机因为缺磁材趴窝,当特斯拉生产线因钕铁硼断供停工,华盛顿终将明白:真正的国家安全,从来不是靠关税壁垒垒出来的。

这场博弈最后拼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技术硬、产业链韧性强。而在这方面,中国显然已经抢得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