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在"福建"舰航母甲板并成功勾住阻拦索的歼-35战斗机,为了适应航母使用需要,该机做了多种适应性改进
在作战中,歼-35系列战斗机通常以制空作战为主,兼顾对面作战,具有隐身制空、远距攻面、多源感知、体系融合的特点,打击的目标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有人/无人固定翼战机、旋翼类飞机、巡航导弹、地面/海上的防空力量等。而为了让歼-35系列战斗机具备更好的作战能力,中航沈飞不仅给歼-35系列战斗机配置了丰富的机载武器(如:霹雳-15/16远距空空导弹、鹰击-98隐身空面导弹等)、航电系统(如:新一代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探测系统)和强大的动力装置(WS-19新一代国产中等推力发动机),还让该机具备了优良的隐身能力。
▲从歼-35战斗机的官方模型中,可以看出其可以机腹内置弹舱和两侧翼下挂架均可挂载多枚先进的空空/空面导弹
根据央视近期的报道,歼-35系列战斗机主要通过应用较小的隐身机体和新一代的超材料技术来获得强大的隐身能力,其机体正面雷达隐身能力(RCS)达到了0.01㎡左右,这样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尺寸,甚至比一个成年人的巴掌还要小。相比较而言,美国的F-22和F-35系列两款隐身五代战斗机的正面雷达隐身能力(RCS)仅做到了0.065㎡的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在双方战斗机雷达技术和反隐身技术并没有多少代差的前提下,歼-35系列战斗机在空战中被发现的距离和概率要远远小于美国的F-22和F-35系列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