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与中国为敌!中方迎来外交潮

2025-03-28 17:48  头条

东京之行画上句号后,王毅外长点明了中日韩关系的发展方向。同一时间,葡萄牙与法国的外长先后到中国进行访问。在对等关税即将施行的时候,美国方面难得地做出了让步。那么,王毅的此次日本之行存在哪些值得关注之处呢?葡萄牙和法国外长访华,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3月21日 - 23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出访日本期间开展了多场会谈。据悉,除参与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谈,着重指出三国需"正视历史、展望未来"之外,王毅外长还同日本首相石破茂、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自民党前干事长二阶俊博等人士进行了交流,并且与日本外相岩屋毅共同主持召开了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

特朗普政府上台致使诸多不确定性出现,亚太地区安全形势遭受严峻挑战。在此种情形下,外交部长王毅长达3日的东京之旅,无疑给中日、中韩双边关系以及中日韩三边关系都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分析人士指出,东亚三国同样受到特朗普政府的冲击,在深化各个领域合作这一总体方向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在这个时候,规避敏感问题,把合作的重点集中在可持续发展、卫生与老龄化、灾难救援等领域,必定能够促使三国的合作关系取得进一步发展。

从外交部24日举行的名为"加强联合国作用,弘扬多边主义"的国际研讨会中同样能看出这一点。在该研讨会上,刚刚结束东京之行的外交部长王毅登上台发表致辞,再次表明了中方期望与国际社会各方面共同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态度。王毅强调,中方想要为处于变乱交织状况的世界增添稳定性,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积极力量,共同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迈进。

从中可以看出,保卫公平正义,维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全球发展迈向繁荣,这一直是中方所遵循的前行方向。相较于发动贸易战、关税战,中方更乐意采用沟通协商的途径来化解分歧。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两位重要的宾客乘坐专机前来中国访问。

首先是西班牙国务部长兼外长兰热尔,其将于24日前来中国访问,其次是法国外长巴罗,他将在27日到达北京。据报道,兰热尔此次访问有诸多重点内容,其中中葡经贸问题是重要一项。葡萄牙政府期望在诸如汽车、电动汽车、能源等创新与战略方面,拥有和中国开展合作的机遇,从而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前往葡萄牙投资。而受到邀请前来访问的巴罗,他承担着缓解中法关系的任务,要和中方一同维护多边主义,携手抵制单边主义,进而给世界增添更多的确定性。

据分析,在特朗普政府即将施行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中欧也面临"关税战"危机之际,这两名访客的到访,显示出欧盟国家并不打算与中方对抗到底,更不愿同时承受来自中美两国的压力。特别是干邑对华出口额下降60%、急需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的法国,更不希望遭受中国的关税反制,毕竟这会使法国经济受到更为严重的冲击。

实际上,不只是欧洲诸国不愿同中国展开"关税战",就连上任仅仅两个月就两次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不希望将关税战视为中美关系的唯一内容。特朗普于21日宣称,中美两国在贸易事务上依旧能够进行对话,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也将于本周与中方官员进行电话会谈。

除了率先想要退缩的特朗普之外,出现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现场的美国联邦参议员戴安斯,也企图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有分析表明,中美两国有着稳固的共同利益根基,中方也乐意通过沟通协商的途径妥善处理分歧,在此种情形下,美方或许并不想冒着遭受《反外国制裁法》惩处的风险,与中方对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