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没错。看到日本媒体也有分析,说中美最近一系列的密切沟通,说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正从想要靠威胁让中方让步变成了想要进行谈判,降低风险。您对此是有什么样的观察?
王文:实际上,过去大概4个月左右的时间,特朗普2.0时代一直在不断地摸索,重新调整对中国观察和对中国是否会退让的预期。很明显,过去4个月经过"短兵相接",不断博弈、斗争,中国体现出了非常强硬的立场。尤其外交部在官网上也非常斩钉截铁、理直气壮地写了两个字:"不跪"。
这种明确信息释放后,我觉得现在特朗普整体上是放弃了对中国所谓会完全退让的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认为中国肯定不可能退让。甚至中国这样不退让,也鼓励了很多国家对美国也不退让。所以这个时候他要调整对中国的谈判策略。
特朗普是一个商人,最精明的一点就是在交易过程中实时调整自己的预期。中国不会退让了,那么他现在下一步怎么办呢?他就要有技巧地进行谈判,去实现他既定的目标。对于特朗普来讲,现在的目标就是要达成新的交易。
但是,交易不再是过去那样单纯的让中国单方面退让美国得利,而是要中美双方都退让一些,以期实现双方所谓共同获利的预期。我觉得这个方面中国是能够接受的,因为中国一直主张的原则就是两国之间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如果说美国愿意退让,那么中国也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一些退让,实现两国共赢和两国关系的稳定。当然,如果美国不退让,还不断的兴风作浪"起妖风",那么我相信中国也会继续斗争到底。这也是中国一直所主张的,打,我们奉陪到底;谈,我们大门敞开的原则。
凤凰卫视:特朗普6月26日突然宣布说,中美已经在落实大阪共识的框架上面达成了一个补充谅解备忘录。紧接着,美国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在讲话里明确指出了,说美国对华贸易限制能不能解除,要看中国能不能提供充足的稀土资源。您对美方所说的这份谅解备忘录有什么样的观察?美方为什么这么急着获得中国的稀土呢?
王文:这是特朗普典型的商人谈判技巧。任何交易的实现,他都迫不及待先释放信息。上一轮与英国谈判,他称"下周二或周四会有重大新闻",外界猜测涉及中国,结果是与英国达成一个小协议,但他事前会大肆宣扬。这既是一种吊人胃口的谈判技巧,也是提振因不稳定而急需提升预期的美国资本市场、推动经济复苏的手段。
出于国内考量,他也要营造其主导谈判的形象。他说"快达成了",其谈判团队就会说:"总统都说了,我们快达成了,你们快让步,我们也让点步赶紧实现。"更重要的是,他抢先宣布"要达成交易",是想制造紧迫感,迫使中方做出更多让步,美方则少让步。但我们早已看透其技巧。因此,无论是中国官员、官媒还是商务部发言人,近两天都释放了重大信息:第一,我们欢迎达成协议;第二,若达成的协议以损害中国利益为代价,中方坚决反对。这种两手准备是对付特朗普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