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盟没有想到,自己选择与极右翼的选择党合作,会让德国政坛再次生变。16万人上街抗议,默克尔也再出江湖。在重压之下,"接班人"默茨选择认错,这会给德国大选带来哪些影响?但在关键时刻,选择党再次得到了重要援助,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在"限制移民流入提案"上,基民盟领导人默茨选择与选择党合作,引发了德国政坛波动。在2月2日,德国首都柏林聚集了超过16万民众,对基民党打破政坛惯例,与极右翼合作的举动表示不满。已经卸任的默克尔也再出江湖,抨击基民盟的做法"违背承诺和界限"。面对巨大的压力,默茨不得不表示,基民盟永远不会与选择党进行合作。显然,作为默克尔的"接班人",默茨选择向前者"认错",以换取基民盟内部的支持。
这个情况,使得选择党想要在德国执政,变得更加困难。事实上,欧盟政坛虽然在近些年出现了右转趋势,但真正上台的极右翼政党并不多。在欧盟主要国家中,也就极右翼的意大利兄弟党成功上台。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欧洲的极右翼都是"各自为战"。但在欧洲一体化的背景下,左翼和中间派很容易找到盟友,一起针对极右翼。比如此前的法国国民议会选举,极右翼的"国民阵线"在首轮选举中领跑。但在第二轮选举中,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在的中间派作出让步,帮助左翼赢得了议会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