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为"擅长做交易"的特朗普一度在竞选期间叫嚣对华加征60%关税,如今就任美国总统后,他先抛出10%关税施压中国,又宣称"宁愿不对中国加征关税",中美关系"非常良好",似乎对达成交易持开放态度。
特朗普的一系列表态暗含着哪些政策考量与诉求?如何评估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上的"起手式"?观察者网连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龚炯,带来解读。
【整理/观察者网 郭涵】
观察者网:特朗普正式上台后,在对华加征关税问题上的表态比之前预期的更温和,被一部分外媒形容为"释放出谈判信号"。但是各方看法不一,您对此做什么解读?
龚炯:首先,我认为特朗普还是会加征关税的,但是不会如同他之前威胁得那么多。目前看到的报道是他们在讨论从2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考虑到特朗普同时威胁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对欧盟也要加征关税,可以说是"一视同仁",如果他最终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我个人认为这在中国的承受范围之内。
一方面,确实如你所说,特朗普的态度相比之前出现了一定的软化,这是一个因素;另一方面,我想这些表态也与特朗普目前希望在俄乌冲突的问题上争取中国的合作有关。
首先是俄乌战争的问题,特朗普的目标很明确,为了能够实现停战,他需要对俄罗斯施加压力。乌克兰是美国可以掌控的,美国只要一叫停军事援助,乌克兰马上就打不下去了。但美国无法掌控俄罗斯的态度,某种程度上来说,俄罗斯不愿意现在就停战。而如果要对俄罗斯施加压力,特朗普需要考虑以下几件事情。
特朗普当地时间1月23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视频讲话,要求欧佩克组织"降低石油成本",推动增加原油产量,以此加大对俄罗斯的压力。 视觉中国
第一是要把油价打下来。特朗普提出美国国内要大量增产石油,大量地出口,把供给拉上去,降低世界油价。另一方面,特朗普会向沙特施压,要求海湾产油国增产、把油价降下来。如果世界油价降低,将对俄罗斯经济造成非常大的打击。因为中央政府的石油出口收入是俄罗斯维持战争的重要支柱。
第二,特朗普试图施压中国对俄罗斯采取一定的贸易限制,阻止中国向俄罗斯出售一些比较重要的商品。所以,通过对俄罗斯经济制造一定的压力,迫使俄罗斯寻求停战,这是特朗普的目的,而在这个问题上他需要中国的合作。我们看到特朗普上台以后,中俄领导人很快在21号进行了视频通话,就是有维持中俄之间沟通与互信的意义。
此外,特朗普寻求与中国合作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确实希望在中美贸易领域,中方能大量采购美国的产品,包括石油天然气,来削减美国的双边贸易赤字。这是特朗普在上台之初打出了看似对华稍显友好的一张牌的部分原因。
观察者网:特朗普对各国"无差别威胁加税"的背后,有分析认为他希望利用关税的收入来弥补在国内推行减税政策的差额。但这种观点在经济学界引发了很大争议。您认为这是特朗普关税威胁的主要目标,还是他希望在别的(如移民、责任分担)议题上换取对方的让步?
龚炯:将关税作为美国联邦税收体制中的一个重要来源,未必无法代替所得税能够提供的收入。我想特朗普的这种想法是认真的。
比如,特朗普目前的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就非常鲜明地主张这种观点。他曾经宣称,对华加征关税相当于"美国赚4000亿美元",非常的荒唐,但这确实是他的看法。
特朗普过渡团队联席主席、亿万富翁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被提名为商务部长人选。 《南华早报》
特朗普还在就职演讲中宣布成立"外部税收局"(External Revenue Service),因为美国国税局的全称是"内部税收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他现在设置这个明显针对国际贸易的税收机构,说明特朗普对待这个想法是非常认真的。而且特朗普不单对中国加关税,还对墨西哥、加拿大这些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以及欧盟都威胁加关税,我估计接下来特朗普也会对越南加征关税。这些加起来的关税收入总额并不小,虽然要完全替代国内所得税的收入并不现实。
当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主张是完全违背经济学原理的。关税对贸易量会产生很大影响,肯定也会影响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特朗普试图通过加征关税解决国内税收问题的想法很荒唐,但是不排除关税会部分替代他的国内所得税收入,毕竟他要加的关税量确实不小。
观察者网:特朗普的内阁人选及支持者来自不同的利益集团,彼此之间与内部的矛盾是否会影响到他的政策推行?比如之前"硅谷右翼精英"与"让美国再度伟大"(MAGA)派围绕高技术外籍人才签证H-1B爆发了争议,马斯克也对特朗普支持成立的"星际之门"计划泼了冷水。
龚炯:首先,特朗普的身边有不同的人试图影响他,这些人彼此的观点不一致,但最终的决策肯定是特朗普本人来做,要看最终他听进去谁的影响。外界目前还很难判断。
其次,我觉得美国"硅谷"方面没有什么"共同利益"这一说,科技寡头彼此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有不同的利益,这很正常。要说最大公约数,就是他们对于"美国优先"、能够促进美国国内的投资与技术发展的政策都是支持的,包括在特朗普"小政府"理念下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去监管化,也是支持的。马斯克对"星际之门"项目的批评也很正常,毕竟他自己的企业没参与进来,他跟OpenAI的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也是竞争对手关系。
最后,在是否支持科技人才移民上,我认为特朗普的态度其实比较开放。他说他反对的是非法移民,不是全部的移民。而且特朗普确实有点种族优越主义,展现出他比较反对"低技术移民"的态度,但是"高端技术人才"他未必不欢迎。
观察者网:关于加征关税将导致通胀上升的问题,美国社会是否已经形成接受的共识?摩根大通集团董事长杰米·戴蒙最近表示,"国家安全比通胀要优先那么一点",美国人应该"接受"关税的影响。
龚炯:特朗普面对通胀问题的解决方案一是希望油价能降下来,因为油价与许多产品的价格存在连锁反应。而且油价是直接反映到路边加油站的一个价格,在美国人看到十分显眼。特朗普眼中的通胀就是两样东西,一个是加油站,一个是超市杂货店。超市里商品的价格也一定程度上与油价有关。
至于关税是不是会引起通胀,我觉得特朗普肯定是知道的。美国有这么多的商品需要进口,加关税怎么可能不导致涨价?所以他心里应该知道,但肯定不愿公开承认。
我认为现在对美国公众讲这个叙事会有点荒唐,让人觉得特朗普不够严肃。所以他的口风稍微变了一点,意思是通胀多一点其实也没关系,因为美国要把关税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外界也不用指望关税会取消。
观察者网:此前有美媒传出消息称特朗普希望上任100天之内受邀访华,这是他为谈判要价释放的一种烟雾弹吗?特朗普可能会想要谈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龚炯:我觉得这次访问是有可能实现的。当然这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双方能否达成共识。从中方的角度来说,希望能通过特朗普的访问(如果成行的话)来稳定中美关系。当然在此之前,美方肯定会给出他们的要价,中方也会有相应的诉求,要看双方最终能不能谈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