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相亲的硕博生们:有人相31次没遇到“正常人”,有人相3次已在备婚(2)

2025-01-28 16:36  九派新闻

对于相亲,我个人也是持积极态度,它有不少优点:当代年轻人交友圈都比较窄,相亲可以认识到很多新的人;通过熟人介绍的对象,知根知底,能够省去很多试探环节,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基本人品,都有个起码的了解。

我不算相亲老手,累计一共8次,其中朋友介绍5次,亲戚介绍2次,单位领导介绍1次。第一次相亲是我刚工作一年时,对方是亲戚朋友的儿子,聊得还不错,也会见面约个饭,但因为距离以失败告终。

现在相亲,我不会直接见面,一般是先加微信了解基本情况,如果线上聊得投缘再约线下活动,以吃饭、看电影、运动为主。聊天以身边事、兴趣爱好为主,不会一上来就摆条件、谈现实问题,既破坏气氛,又把人物化了。而且房、车这些现实条件介绍人一开始就会说明,能接受才会交换联系方式,彩礼我们宜昌人好像不太在意,所以更是没谈过。

在我眼里,相亲对象最重要的三方面是人品、家庭、外貌,他们一般最看重我的家庭条件、职业、外貌,大家互相选择,很公平。我的婚恋观很简单,喜欢就恋爱,恋爱很契合,给予我走入婚姻的勇气,那就结婚。因为婚姻更复杂一些,涉及双方家庭,不能那么草率。

不过随着年龄增长,我遇到的相亲对象可能越来越急功近利一点,大家也都会默认是冲着结婚去的,这点我是尊重的,但被强烈地push还是会让我觉得被冒犯,感受不到爱。

2024年有个相亲对象,我印象很深刻,我们3月份加微信,聊了一个月,见过一次面,我还比较满意,所以主动约了几次,他都说没空,后面直接断联了。6月,他突然来找我聊天,我们开始频繁见面。他是1991年生人,可能比较着急,就一直push我,说希望一年内能结婚,两年内生小孩,我当时也是恋爱脑发作,竟然答应了,还好后面没在一起,不过想想也有点后怕。

马上要春节了,又是一年一度的催婚重灾时间。过年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话题基本就是老一辈的关心国家大事、妈妈们关心我们的婚姻大事,小辈们插科打诨、乖乖听训,总而言之,婚姻大事是聊天中心的中心。

我在网上看到一些新闻,诸如"00后女生回村第一天,门口停了三辆来相亲的车",蛮头皮发麻的,属于我不能接受的范畴了。虽然春节相亲也有优势,信源丰富,七大姑八大姨的,相亲对象小时候尿过几次床都能给我打听出来,但假期宝贵,总是花在这些事情上,尤其是如果还不成功,我会非常烦躁,觉得浪费时间。

目前我心态还是比较放松,毕竟结婚是为了幸福,不能本末倒置。我周围的朋友也印证了这点,她们有的单身、有的热恋、有的备婚、有的婚姻稳定、有的结了又离了、有的结了离了又结了,各个阶段的都有,我会支持每一个朋友,也像支持她们一样支持自己。不必拘泥于年龄,只要能接受结果,那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