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就是出动战机冒着被击落的风险,近距离投掷传统弹药(事实上确实有苏35战机因此被击落)。
无论是哪一个选择,似乎都是进退维谷。
(网传苏35被击落图)
直至后来,俄罗斯开发了在传统航弹上加装部件改装为滑翔炸弹,以及先用无人机侦察、再引导火炮视距外精准点射,还有自杀无人机饱和精准攻击(后两个战术乌克兰也在用,不知道谁学谁)等新战术,才堪堪挽回了局面。
这也就是说,虽然导弹作为精确打击火力的代表,在战争中表现突出,但在精准打击火力方面,绝不能迷信导弹,有时候要学会变通,找到合适的选择。
(俄罗斯也开始了滑翔炸弹的大力推进)
瞧不起美国
第二个教训,不要瞧不起美国。
早在莫斯科对基辅动手之前,美国就已经向全世界通报了战争即将爆发的消息,可以说已经明确站在了基辅一侧。
但值得注意的是,哪怕美国介入,莫斯科依旧选择了按计划推进军事行动。或许在克里姆林宫看来,就算华盛顿介入,事情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美国绝不可能冒着和自己这个有核国家开战的风险出兵,而只要美国不出兵的话,以自己的军事实力,没有理由打不赢家门口的这场战争。
(俄罗斯觉得自己可以轻松打卡收工)
但事态的发展,偏偏让莫斯科的高层大跌眼镜。美国一兵不派,只不过给了基辅方面一些援助,就犹如四两拨千斤那般,彻底搅乱了俄罗斯的如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