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案在参众两院闯关时,都是险象环生,赢的票数差距极小。
在参议院是靠副总统万斯的关键一票才勉强通过,在众议院共和党的优势也只有个位数。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他的"美国党"在某个关键州或选区,出其不意地赢下一个参议院席位或者几个众议院席位,这个新党立刻就会从"无足轻重"变成"举足轻重"的力量。
到那时,无论是民主党想通过什么议案,还是共和党想保住自己的议程,都可能需要回头来求"美国党"的那一两票支持。
这样,他马斯克就能在华盛顿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和谈判筹码,不仅能给特朗普制造障碍,还能给自己捞到一些实际利益。这正是他所期待的。
可惜,马斯克的这个计划,虽然听起来有点道理,甚至在他自己看来挺聪明,却犯了一个美国政治生态里的大忌,严重低估了现行制度对"第三党"势力的天然排斥和残酷打压。
为什么美国容不下一个强大的"第三党"?根源在于美国独一无二的"赢者通吃"选举制度。
简单说,就是在任何选区,选举的时候,不管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多少票,只要是票数第一,就能拿到这个选区所有的席位或者名额。
这种规则是过去一两百年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体制下发展定型的,早已像铁桶一样坚固。、
历史上,不止一位像马斯克这样有实力、有野心的富豪或者政治人物尝试过挑战两党格局:
最著名的例子是在1992年,亿万富翁罗斯·佩罗投入了天文数字的资金,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竞选总统。
他凭借个人魅力和巨额广告投入,在全民选票中竟然拿到了近19%的票数,这个成绩是过去几十年"第三党"势力前所未有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