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吃药才能养生?其实,9月只要吃对一种瓜,很多人连医院都能少去!这个瓜,很多人天天见,却从没当回事。秋天一到,气温转凉,早晚温差大,最伤肺。
中医讲"秋燥伤肺",现代医学也发现秋季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咳嗽、咽干、便秘轮番上阵。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买川贝、炖银耳、抓中药。其实,你家楼下菜市场就有一味"天然中药"--冬瓜。
冬瓜不是冬天的瓜,而是秋天最该吃的瓜。它既能清肺化痰,又能润肠通便,还是控血糖、助减肥的好帮手。关键是,它不贵,几块钱一斤,全家吃都不心疼。
冬瓜到底好在哪不只是"刮油"
别小看这口"水",冬瓜的价值远比你想的高。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冬瓜含水量高达96%,脂肪几乎为零,100克热量不到10千卡--比一片面包低10倍!
吃冬瓜,肚子饱了,热量没进来。这也是为啥它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为控重蔬菜之一。但它的作用,远不止减肥。
中医认为冬瓜"性寒,味甘淡,入肺、大肠、小肠经",能清热化痰、利尿消肿、润肠通便。这不是迷信,《中华本草》《本草纲目》早就有明确记载。
现代研究也发现,冬瓜中含有皂苷、多糖类成分,有助于调节免疫、清除自由基。这些成分正是很多中药所依赖的活性物质。尤其是秋天干燥、上火、痰多、便秘的人,冬瓜简直是"天然通道清道夫"。
秋燥来袭不吃冬瓜肺就在悄悄"堵"
进入九月,很多人一早起床就咳嗽、咽喉干、嗓子哑。特别是老人、小孩、抽烟的人,症状更明显。其实,这是"肺热"+"肺燥"的典型表现。
肺主皮毛,喜润恶燥。《黄帝内经》早就指出"秋伤于燥,上逆咳嗽"。一旦肺燥,气道分泌物减少,痰就浓稠难排,咳嗽便成了常态。这时候,吃冬瓜就像给肺"浇水",清火同时带走痰湿。
而且,冬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一定量的钾元素,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秋季常见的便秘。不少人一进秋就"上火便秘",不是火气太大,而是饮水少、润肺不够。
吃点冬瓜,软化大便、清肠排毒,一举两得。冬瓜虽好,吃法不对,当心伤脾胃。虽然冬瓜是好东西,但不能乱吃。冬瓜性寒,吃多了容易伤脾胃,特别是脾虚、手脚冰凉、腹泻的人,要注意搭配。
最佳吃法不是凉拌、榨汁,而是煲汤、炖煮,温和不上火。最推荐的是--"冬瓜薏米汤"。冬瓜清热化痰,薏米健脾祛湿,两者搭配,对付秋燥引起的痰多、湿重、水肿特别有效。
还有一种经典吃法是冬瓜排骨汤,加点姜片,既驱寒又养胃。既有肉香,又不油腻,适合一家老小。也可以试试冬瓜海带汤,二者都是清热利水高手,适合三高人群辅助控制血压、血脂。
冬瓜能不能天天哪些人不适合?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天天吃冬瓜。体寒怕冷、脾胃虚弱、经期女性、孕妇,吃冬瓜要适量,最好搭配温性食材。比如煮汤时加点生姜、陈皮、胡椒,可以中和寒性。
对糖尿病人来说,冬瓜是理想的低GI蔬菜,但也不能无限量吃。长期以冬瓜代替主食,可能导致营养不均。吃冬瓜不等于吃药,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比如高血压患者,不能指望靠冬瓜降压不吃药;便秘严重者,也不能光靠冬瓜解决问题。它是食疗,不是神药。关键在于配合饮食整体调理。如果你每天饮食油腻、作息混乱,再多冬瓜也救不了你的肺和肠道。
秋天吃冬瓜是对身体最温柔的照顾
9月吃冬瓜,不是民间偏方,而是源自中医理论、现代营养学双重认同的健康方式。它在润肺、化痰、通便上的作用,早被权威文献所认可。
入秋了,把几块钱的冬瓜吃起来,少吃药、多养生,从这一口清爽开始。不是所有"便宜货"都没价值,冬瓜就是被低估的秋季养生宝。
别等身体"报警"才想起来调理,趁天气不冷不热,冬瓜正当时,吃起来,养起来,轻松过秋天。